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山泥的意思、山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山泥的解释

取自山地的腐殖土,土质呈酸性。供种植杜鹃、山茶等嗜酸性花卉用。 陈俊愉 刘师汉 等《园林花卉·杜鹃花》:“杜鹃是酸土植物, 上海 盆栽历来都用黑山泥栽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山泥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及详细解析如下:

一、基础释义

山泥指山林地表自然形成的土壤,主要由岩石风化、植物腐殖质分解及微生物作用混合而成。其特点是疏松肥沃、透水透气性强,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是园艺栽培的优质基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山区地表覆盖的天然土壤,常用于花卉种植”。

二、成分与特性

  1. 物质构成

    山泥由以下成分组成:

    • 风化岩屑:母岩经物理、化学作用形成的碎屑;
    • 腐殖质:枯枝落叶经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有机质;
    • 矿物质:钾、磷、铁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据土壤学研究,其有机质含量可达10%-30%,远超普通田园土。

  2. 理化性质

    • 结构疏松:孔隙率高达40%-60%,利于根系生长与排水;
    • 弱酸性:pH值多介于5.5-6.5(南方山泥偏酸,北方接近中性);
    • 保肥性强:腐殖质胶体可吸附离子态养分,减少流失。

三、应用场景

  1. 园艺栽培

    山泥是兰花、杜鹃、茶花等喜酸植物的理想栽培基质。《中国花卉栽培学》指出,混合山泥:腐叶土:河沙=5:3:2的配方可显著提升花卉成活率。

  2. 生态修复

    因富含微生物群落,山泥常用于矿山复垦、坡地绿化,加速植被恢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实验证实,其接种菌根真菌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提高25%。

四、相关概念辨析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张福锁.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0.
  3. 李阜棣. 《土壤微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4. 陈俊愉. 《中国花卉栽培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9.
  5.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 2021.

网络扩展解释

“山泥”是取自山地的腐殖土,具有以下特点及用途:

  1. 基本定义与特性
    山泥由山林中枯枝落叶长期堆积腐烂形成,富含腐殖质,土质疏松透气,遇水不易散开,且呈微酸性(pH值较低)。这种土壤因天然形成,未受污染,常被形容为“纯朴自然”。

  2.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种植喜酸性环境的花卉,如杜鹃、山茶、兰花等。例如,上海地区盆栽杜鹃花传统上使用“黑山泥”栽培。

  3. 物理与化学优势

    • 透气性:颗粒结构利于植物根部呼吸,适合兰花等对透气性要求高的植物。
    • 保水保肥:腐殖质含量高,能有效保持水分和养分。
  4. 文化延伸
    在文学或日常语境中,“山泥”也可比喻人或事物的质朴本质,强调未被外界影响的纯真状态。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植物的栽培方法或土壤调配,可参考园艺类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标检餔饲不正当竞争舱口怅塞吵殃子车从寸产珰珠大阮靛缸吊胆惊心鼎器地下茎冬天里的春天堵缝堕驴腹水父忧姑妹寒冬鹤颈呵止黄褐侯虎踞龙蟠笳繁郊坰祲盛距国孔明狂缪列屋钕玻璃盆地丕灵起灵轻舆启佑姌姌容光焕发丧梆上风上夜甚口沈然实行守候说古道今说中熟羊胛嗣皇松慢蒜台抬奖梯登忘乎所以下蔡罅漏献谋险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