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有图案的精美光洁的丝织品。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窦师纶》:“初为 太宗 秦王府 諮议,相国録事参军,封 陵阳公 。性巧絶。草创之际,乘舆皆闕,勑兼 益州 大行臺检校修造。凡创瑞锦宫綾,章彩奇丽, 蜀 人至今谓之 陵阳公 样。”
关于“宫绫”的详细解释如下:
宫绫是一种中国古代丝织品,特指带有图案的精美光洁织物,常用于宫廷服饰或装饰。其质地比缎子更轻薄,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
宫绫的创制与唐代窦师纶密切相关。据记载,窦师纶曾任益州大行台检校修造,在唐初物资匮乏时期,他设计出“瑞锦宫绫”,因其纹样色彩奇丽,被蜀地工匠称为“陵阳公样”(源于窦师纶被封为陵阳公)。
宫绫不仅是唐代宫廷用品的代表,还通过丝绸之路传播至海外,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载体。其纹样对后世织锦、刺绣等工艺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明确记录了窦师纶创制宫绫的事迹,是研究古代丝织工艺的重要史料。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词语或文化背景,可参考《历代名画记》等文献。
宫绫(gōng líng)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古代宫廷中使用的织物。宫绫一词常用来形容华美、高贵的衣物或者织物,具有较为尊贵和珍贵的意味。
宫绫的部首为宀(mian),并且它总共由10个笔画组成。
宫绫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宫绫原本是指用于宫廷的特殊织物。它的繁体写法为「宮綾」。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宫绫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在《康熙字典》中,宫绫的写法为「宀令」。
1. 她身穿一袭华丽的宫绫,显得格外庄重而优雅。
2. 张夫人特意挑选了一块名贵的宫绫为女儿的婚纱。
1. 宫廷:指古代帝王居住和举行政府及其他重要活动的地方。
2. 珍贵:形容物品或品质十分宝贵和稀有。
华丽、豪华、尊贵
普通、平凡、简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