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绶笥的意思、绶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绶笥的解释

盛印绶的箱子。《后汉书·方术传下·许曼》:“ 陇西 太守 冯緄 始拜郡,开綬笥,有两赤蛇分南北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绶笥是古代中国官制中的礼仪器具,由“绶”和“笥”两部分构成。绶指官员系印的丝带,象征身份等级;笥为竹制容器,用于盛放绶带或印信。该词最早见于《汉书·百官公卿表》,其中记载汉代官员“佩印绶、盛以笥”,可见其作为职官制度的组成部分。

从文化内涵分析,绶笥体现了古代“礼器治国”的思想。《周礼·春官》记载“凡命诸侯,皆赐珪璧、金璋、车服、旌旗,兼授印绶”,说明绶笥不仅是实用器物,更是权力合法性的物质载体。其材质规格依官阶不同存在差异,《后汉书·舆服志》详述了帝王用玄绶、诸侯王赤绶、九卿青绶的等级制度,配套笥盒纹饰亦对应身份差异。

在考古发现中,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彩绘笥盒,内部残留丝织品痕迹,经考证为早期绶笥实物。这类文物证实了《礼记·玉藻》所述“笥,竹器而衣以青绢”的记载,为研究古代舆服制度提供了重要物证。

网络扩展解释

“绶笥”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文献引用及引申义三方面综合解析:

  1. 基本含义
    “绶笥”由“绶”和“笥”组成:

    • 绶(shòu):指丝质带子,古代用于系挂官印、玉佩或勋章,象征身份地位。
    • 笥(sì):方形竹器,用于盛放衣物或食物。
      合指盛放印绶的箱子,常见于官员存放官印的器具。
  2. 文献例证
    《后汉书·方术传下·许曼》记载:“陇西太守冯緄始拜郡,开绶笥,有两赤蛇分南北走。”,说明其实际用途与古代官场相关。

  3. 引申含义
    部分现代解释(如)将其引申为“内心深藏的秘密或隐私”,属比喻用法,强调不轻易外露的特性。但此义项未见于传统典籍,可能是基于字面意象的扩展。

绶笥本义为存放印绶的容器,后或衍生出比喻义,需结合语境区分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

白嘲跋遮避坑落井鼻毛冰儿氅毦谗疾炽火吹簸出昼错漠荡决悼灼发苶飞动風鬟霧鬢隔壁孤孽瀚漫轘脔交心酒禁围集注狙伏军约拉马克漻澥岭岑鸰原六监龙脣鹿市麦策花面讦名师出高徒秘枢目不见睫潘水窃鈇钦岑裘马声色岖嵚若迺入席三浴三薰商山四公饍饮声域赊刑侍射石猪私赂松屑田矢投身纸万能文工团小康之家遐永席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