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绶笥的意思、绶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绶笥的解释

盛印绶的箱子。《后汉书·方术传下·许曼》:“ 陇西 太守 冯緄 始拜郡,开綬笥,有两赤蛇分南北走。”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绶笥”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文献引用及引申义三方面综合解析:

  1. 基本含义
    “绶笥”由“绶”和“笥”组成:

    • 绶(shòu):指丝质带子,古代用于系挂官印、玉佩或勋章,象征身份地位。
    • 笥(sì):方形竹器,用于盛放衣物或食物。
      合指盛放印绶的箱子,常见于官员存放官印的器具。
  2. 文献例证
    《后汉书·方术传下·许曼》记载:“陇西太守冯緄始拜郡,开绶笥,有两赤蛇分南北走。”,说明其实际用途与古代官场相关。

  3. 引申含义
    部分现代解释(如)将其引申为“内心深藏的秘密或隐私”,属比喻用法,强调不轻易外露的特性。但此义项未见于传统典籍,可能是基于字面意象的扩展。

绶笥本义为存放印绶的容器,后或衍生出比喻义,需结合语境区分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绶笥

绶笥(shòu sì)是一个汉字词汇,由两个部首组成:绶(shòu)和笥(sì)。

绶的部首是纟(mì),拼音为shòu,表示绶带,是古代官吏的标志。在《说文解字》中,绶被解释为“束帛之绶也,帝服带绶”。绶也可以用作动词,意思是通过带子绑住或系在一起。

笥的部首是⺮(zhú),拼音为sì,表示木笼子或木箱。在《说文解字》中,笥被解释为“贵人重币物也”。古代贵族使用笥来储存贵重物品,如珠宝、文物等。

绶笥一词的来源较为复杂,没有明确的出处。绶笥可以指代古代官员所佩带的宝箱,也可以指代贵族保存财物的木箱。

在繁体中,绶字的写法为綬,而笥字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中,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写绶时,纟部在上方,寸在下方;写笥时,左右两部分分别写木,而上面的点表示象脚。这些古代汉字的写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一些变化,逐渐演变为现代常用的形态。

例句:
1. 官员佩戴绶带,彰显身份地位。
2. 那个老人将珍贵的珠宝藏在笥中,细心保存。

组词:绶带(shòu dài)、绶印(shòu yìn)、绶布(shòu bù)、笥子(sì zǐ)、木笥(mù sì)。

近义词:宝匣、储藏箱。

反义词:公开、外露。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