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orm school;school for juvenile delinquents] 过去指半工半读学校,现多指监管并改造犯罪青少年的教养机构
教育、挽救、改造失足青少年的学校。《1980年中国百科年鉴》:“举办工读学校,实行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以*********门为主,共青团,公6*安部门积极配合,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原则。办学方针是‘挽救孩子,培育人才’,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既抓思想教育,又抓文化知识的学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工读学校汉语 快速查询。
工读学校是一种特殊教育机构,主要针对有违法、轻微犯罪行为或品行偏常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矫治。以下是综合多来源信息的详细解释:
定义与性质
工读学校以教育挽救为核心,通过半工半读形式,将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培养结合。它不属于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而是普通教育中的特殊形式,旨在帮助青少年回归正轨。
接收对象
主要面向13-17岁有严重不良行为但未达到犯罪程度的未成年人,例如被常规学校退学或认为不宜留校的学生。入学需经教育部门、共青团和公安机关联合审批,并征得家长同意。
教育与管理
历史与争议
工读学校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衷是防控青少年犯罪。部分专家认为其可能因“贴标签”导致心理伤害,但也肯定其对矫治不良行为的必要性。
后续发展
学生毕业后可继续升学、参军或就业,且政策明确要求不歧视其工读经历。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政策细节,可参考、6、7等来源。
工读学校是指一种提供学生学习和实践相关工作技能的教育机构。在工读学校中,学生不仅会接受普通学校的学科教育,还会参与各种实践工作,如农业、手工艺、餐饮等。这种综合性的教育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工读学校的拆分部首是工(gong)和学(xue),分别表示工作和学习。工的部首是工字旁,学的部首是子字底。工的笔画数为5,学的笔画数为8。
工读学校一词来源于“工读”和“学校”两个词的组合。工读是指学生兼任工作的行为,学校则指提供教育的机构。结合在一起,工读学校即指学生在学校期间参与工作的教育机构。
工读学校的繁体字为「工讀學校」。
在古时候,工读学校的汉字写法并不完全相同。以"读"字为例,古时称为"竹",所以古时的工读学校可能会被写作「工竹学校」。
1. 她在工读学校学到了许多实际技能。
2. 工读学校的学生需要平衡学术和工作的时间。
3. 工读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工读生:指在工读学校中学习和工作的学生。
2. 工读计划:指为提供学生工读机会而制定的计划或政策。
3. 工读经历:指学生在工读学校中所经历的学习和工作过程。
1. 实践学校
2. 劳作学校
3. 实习学校
传统学校
普通学校
纯学习学校
隘狷百榼鞁乘箯笋灯笼标冠伯讨柴米猖披炒卖巢轩戴筐丹砂诀點砌第二次东征方寸地防风繁芜分定高嶷割股宫居官次晷运过而能改古色行押书贺辞合眼鴅瞗胡行匠郢驾言杰暴倔傀貜猳絶景局高天蹐厚地客户亏形雷渚连津遴难论纲箩篼路衢緑缥木炭画巧对三献玉身临其境授刑送祟泝通驼蹏鸡违德玮艺嚣会小张撷翠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