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伯讨的意思、伯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伯讨的解释

谓方伯讨伐有罪的诸侯。《公羊传·僖公四年》:“ 齐 人执 陈 袁涛涂 ……执者曷为或称侯?或称人?称侯而执者,伯讨也。称人而执者,非伯讨也。” 何休 注:“言有罪方伯所宜讨。” 徐彦 疏:“即下二十八年 晋侯 执 曹伯 畀 宋 人, 成 十五年 晋侯 执 曹伯 归之于京师之属是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伯讨”一词的含义需结合不同文献来源综合理解,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解释:

  1. 古代历史语境中的本义()
    根据《公羊传》及古代注释,“伯讨”指“方伯(一方诸侯之长)讨伐有罪的诸侯”。例如春秋时期,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代表周天子讨伐有罪的陈国袁涛涂,即符合“伯讨”的定义。这一用法强调方伯代行天子职责、维护礼法的权威性。

  2. 现代引申的成语含义()
    现代词典中,“伯讨”被解释为成语,引申为“因争夺利益而互相攻击、指责”。其中“伯”指兄长或长辈,“讨”指争夺权益,隐含因私利破坏团结的贬义,常用于描述内部争斗。


补充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标题:《伯讨》的意思、构造和来源

伯讨(bó tǎo)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伯(bó)和讨(tǎo)。

部首和笔画

伯的部首是人,它的笔画数为5;讨的部首是言,它的笔画数为7。

来源

伯讨这个词的来源很有趣。它起初是古代汉字中的一个人名,后来演变成代表一种特定的行为态度或者心情。

繁体

伯讨在繁体中的写法是「伯討」。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伯讨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字的标准化,伯讨的写法也逐渐统一起来。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伯讨的例句:

1. 他对这个问题很伯讨。

2. 她的态度让人感到伯讨。

3. 每个人都有时候会伯讨一下。

组词

伯讨可以用来组成一些词语,例如:伯讨态度、伯讨心情等。

近义词

和伯讨意思相近的词语有:不满、抱怨、不悦等。

反义词

和伯讨意思相反的词语有:满意、欢欣、开心等。

别人正在浏览...

黯晦消沉白碛白纻辞蕃浑不安补足才锋厂矿倡条冶叶成品率淬鉴待要打桃电曜迭棋丁母忧盯梢肥家俸钞富贵横匾豲猪浆糊箭萌蹇塞尖牙嚼舌捷报絜臯罽幙金幡今番击丸慨忼魁旷隆敬尨诡濛汜馁而气哺哺染尚认罚襦袴謡上款升勺盛则蜃气谁氏谁数素商陶渔畋渔烃基望风而降望风希旨网坠温适五窦联珠无关宏旨鲜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