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甘鸩的意思、甘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甘鸩的解释

甘美的鸩酒。比喻表面诱人实则害人的东西。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是以古之人,知酒色为甘鴆,弃之如遗;识名位为香饵,逝而不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甘鸩”为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意义可从字源与典籍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词义解析

“甘”本义指味美,《说文解字》释为“美也”(来源:许慎《说文解字》);“鸩”指传说中的毒鸟,羽毛浸酒可成剧毒,《左传·闵公元年》有“宴安鸩毒”之载(来源:左丘明《左传》)。组合后,“甘鸩”特指表面甘美实则致命的事物,喻指诱惑性极强的危害,如晋代葛洪《抱朴子》载“知甘鸩之漏脯,而不忍弃”即用此喻。

二、典籍用例

该词在历史文献中多具警示意味。宋代类书《太平御览》引《东观汉记》称“拒甘鸩之诱”,强调抵御诱惑的德行(来源:李昉《太平御览》卷四〇三)。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更从训诂角度批注:“甘鸩者,以味惑人而戕其生也”(来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揭示其欺骗性与危害性并存的特质。

三、现代释义

《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比喻外表美好实则害人之物”(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七册),此释义延续了古代语义脉络,在当代语境中仍用于文学比喻与道德劝诫。

网络扩展解释

“甘鸩”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词语解释
“甘鸩”指甘美的鸩酒,字面指含有毒性的甜酒,后多用于比喻表面诱人但实际有害的事物。其核心内涵是警示人们警惕看似美好却暗藏危险的东西。

出处与用法

  1. 文学出处: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嵇康的《答难养生论》:“知酒色为甘鴆,弃之如遗;识名位为香饵,逝而不顾。”此处以“甘鸩”与“香饵”并列,强调对诱惑的舍弃。
  2. 比喻延伸:可泛指一切具有迷惑性的危害事物,如权力、财富等可能腐蚀人心的诱惑。

词语结构
“甘”表甜美,“鸩”指传说中的毒鸟(其羽毛浸酒可制毒酒),组合后形成矛盾修辞,强化了“美好表象与实质危害”的对比。

别人正在浏览...

阿嚲回白通帽宝图崩乱标底不事边幅惭愧豺羽常例齿如瓠犀吃用楚卞蠢騃蹈厉典制东方星矾书凤节贡选钩棘号丧鹤唳风声槐花黄祸阶京苑鸡鹜相争锯屑口小老衰麟子凤雏龙泥印路在口边卖艺冒坚没祥命祜内酝暖蛋匏甖佩服痡峭清规秋练秋吟诠度热化学方程式润息上无片瓦,下无卓锥社评十尧私爱他娘万世一时五尺之童相仿象阙项庄舞剑小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