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匏甖的意思、匏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匏甖的解释

匏樽和木罂缻。系两种酒器,古人结扎之用以渡水,因以“匏甖”借指舟船。甖,同“ 罌 ”。 明 陈子龙 《熊水部伯甘与予同讨山寇》诗:“毒淫共匏甖,嶔崎同衡軛。”参见“ 腰舟 ”、“ 木罌缻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匏甖(páo yīng)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合成词,由“匏”和“甖”两个字组合而成,主要用于指代古代以葫芦或陶土制成的容器。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字形结构与本义

  1. 匏 (páo)

    • 本义:指葫芦的一种,果实成熟后外壳坚硬,可剖开作盛器。《说文解字》释:“匏,瓠也。从包,从夸声。凡匏之属皆从匏。”
    • 用途:古代常将匏瓜剖为两半制成水瓢、酒器或乐器(如笙、竽)。《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中“匏有苦叶”即指此植物。
  2. 甖 (yīng)

    • 本义:同“罂”,指小口大腹的陶制容器。《说文解字》注:“甖,缶也”,即瓦罐类器皿。
    • 形制:口小腹大,常用于盛酒、水或粮食。《汉书·货殖传》有“酱千甖”的记载,可见其容量用途。

二、“匏甖”的合成含义

“匏甖”作为复合词,可理解为:

  1. 葫芦制成的容器:因“匏”本身可作容器,故“匏甖”可能指代以匏瓜制成的瓢、壶等器具。
  2. 陶制盛器:结合“甖”的陶器属性,亦可泛指小口大腹的贮物器皿,如酒瓮、水罐。
  3. 文献例证:
    • 《汉书·张骞传》载:“(大宛国)有蒲陶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其贮酒器或包含“匏甖”类容器。
    • 清代考据著作《尔雅义疏》提及“匏瓠”与“甖缶”并称,印证二者皆属古代常见器皿。

三、文化与社会意义

  1. 农耕文明的象征:匏甖作为天然或手工制成的容器,反映了古代利用自然资源的智慧,是农耕社会生活用具的代表。
  2. 礼器与民俗用途:
    • 周代礼仪中,匏器用于祭祀宴飨,《周礼·春官》载“匏笙”为雅乐乐器。
    • 民间婚俗曾以匏瓢作“合卺杯”,象征夫妇一体(《礼记·昏义》)。

四、读音与演变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

  1. 《说文解字》(汉·许慎)
  2. 《诗经译注》(中华书局)
  3. 《汉书》(汉·班固)
  4. 《尔雅义疏》(清·郝懿行)
  5. 《周礼·仪礼·礼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匏甖”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古汉语词汇,由“匏”和“甖”两字组成:

  1. 匏(páo)
    指葫芦的一种,果实成熟后可剖开制成容器(如酒器、水瓢)。《诗经》中便有“匏有苦叶”的记载,常与古代礼乐、生活用具相关。

  2. 甖(yīng)
    同“罂”,指大腹小口的陶制容器,古代多用于盛酒、水或粮食。如《汉书》提到“甖石之储”,形容储粮的容器。

组合含义:
“匏甖”字面可理解为“用葫芦制成的罂状容器”,或泛指类似葫芦形状的陶罐。但因该词极罕见,未见于常见古籍或辞典,可能为特定文献中的生僻用法。若用户有具体出处(如某篇古文),建议补充上下文以便更精准解析。

建议:若为学术研究,可查阅《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工具书,或提供文献来源进一步考据。

别人正在浏览...

埃蔼八顾八秩杯中緑弊薮才望高雅唱晓城市气候谶文褫情侈伪仇池传吏春酒大煞风景奠定巅越彫蓬调驯耳冷发表风声寒菊鹤栖荷襁鹤驭黄澄澄笺记进补景数进就韭葅看棚魁台兰薰桂馥柳絮风鹿田马人香麻线道梦周迷目魔说褭篆跑荒聘好贫弱七百且可擎盖庆礼仍然三缄其口蔎蔎时移世易瘦骨泰然自得天生天杀外姑文茵霄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