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的意思、干姜的详细解释
干姜的解释
[dried ginger] 中药名。别名白姜。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要产于四川、贵州等地。辛,热。入心、肺、脾、胃、肾经。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消痰下气。治胃腹冷痛、虚寒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本品能反射性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使血压上升
详细解释
晾干的生姜块茎。中药的一种。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菖蒲、乾薑之止痺湿,菟丝、蓯蓉之补虚乏……俗人犹谓不然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乾薑》:“乾薑,以母薑造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拄拐上虬鬚节,握着乾薑般五个指头。”
词语分解
- 干的解释 干 (⑧干??乾) ā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古
- 姜的解释 姜 ā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黄色,味辣,可供调味用,亦可入药:生姜。姜汤。 姓。 笔画数:; 部首:女;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干姜是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与来源
干姜由生姜经干燥加工制成,冬季采挖新鲜根茎,去除须根和泥沙后晒干或低温干燥而成。若趁鲜切片再干燥,则称为“干姜片”。主要产于四川、贵州等地。
二、性状特征
- 外观: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7cm,表面灰黄色或浅灰棕色,有明显环节和纵皱纹。
- 质地:断面黄白色,粉性或颗粒状,有内皮层环纹及散在的维管束和油点。
- 气味:气香特异,味辛辣。
三、药用价值
- 性味归经
- 性热,味辛,归脾、胃、肺经(部分文献提及归心、肾经)。
- 核心功效
- 温中散寒: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脾胃虚寒证。
- 回阳通脉:用于亡阳厥逆、肢冷脉微等急症,常与附子配伍(“有附子无姜不热”)。
- 温肺化饮:缓解寒饮喘咳、风寒湿痹等症状。
- 现代应用
- 抗氧化、延缓衰老(含维生素C和姜辣素);
- 辅助风寒感冒、防治肠胃炎。
四、应用场景
- 中医方剂:如《伤寒论》桂枝汤。
- 日常使用:烹饪中用于去腥增香,煮汤、炖肉等。
五、注意事项
阴虚内热或血热者慎用,孕妇需遵医嘱。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方剂或配伍禁忌,可参考《中国药典》或中医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干姜(gān jiāng)是指指干燥处理后的姜根。下面是对该词的详细解释: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干(gān):又称“干旱”、“乾坤”部,由“干”字头构成。
- 姜(jiāng):又称“艸木”、“土”部,由“艸”和“土”字头构成。
来源:
干姜这个词的来源非常简单直接,就是将“干”的形容词用法与“姜”的名词用法结合而成。
繁体:
干姜的繁体写法是「乾薑」。
古时候汉字写法:
干姜的古时汉字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明显的变化。
例句:
1. 老祖宗教导我们家家户户都要放一点干姜在米缸里,可以避免米粒发霉。
2. 这道菜加了一点干姜,更能提醒起味。
组词:
干姜可以与其他字组合成各种词语,例如:干姜粉、干姜糖、干姜汁等。
近义词:
- 姜干(jiāng gān):与干姜意思相同,用法稍有差异。
反义词:
- 鲜姜(xiān jiāng):指新鲜未经处理的姜根,与干姜形成对比。
别人正在浏览...
办公杯蛇幻影兵败如山倒必然性与偶然性比疎碧云不露神色岑锐敞车骋辞醇良慈乌反哺错疑垫本淀积物调迭饭僧夫负妻戴复数伏刑艮岳寡孀果穗合稀泥花押槛花笼鹤检扣翦氂簂精卫漏屋摩托艇偏胜飘茵随溷遣发潜精绮皓沙坞盛筵易散赊欠誓诰拾芥师令霜枫束发冠熣灿损挹素业天大贴出王教晚杀婉愉瓦椀闻善窝憋舞衫歌扇籼稻湘波仙子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