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 绮里季 。《文选·江淹<杂体诗·效孙绰“杂述”>》:“领畧归一致, 南山 有 綺皓 。” 张铣 注:“ 綺 , 綺里季 。皓,老人貌。”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诗:“高风动 商 洛 , 綺 皓 无馨香。” 明 屠隆 《綵毫记·颁诏云梦》:“ 綺皓 安 刘 , 东山 寧 晋 。”参见“ 綺里季 ”。
“绮皓”的详细解释如下:
“绮皓”是历史人物的代称,指代秦末隐士绮里季,他是“商山四皓”之一。商山四皓包括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因避秦末战乱隐居商山,四人皆年过八十、须眉皓白,故得此名。
四皓以高洁隐逸闻名,曾拒绝汉高祖刘邦征召,后受吕后之邀出山辅佐太子刘盈(汉惠帝),稳固其地位。这一典故在《史记·留侯世家》中有记载,成为后世文人赞颂隐士风骨的象征。
唐代诗人李群玉在《自澧浦东游江表》中用“高风动商洛,绮皓无馨香”表达对隐士品格的敬仰。明代屠隆的戏曲《彩毫记》也以“绮皓安刘”形容隐士对政局的影响。
部分资料(如)将“绮皓”解释为“景色美丽明亮”,但这一说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持。结合历史典故和文学用法,“绮皓”核心含义仍指向人物代称。
现代取名中,“绮”象征光彩华丽,“皓”代表纯洁明亮,组合后寓意美好、智慧与高洁品格。
“绮皓”主要用于指代历史人物绮里季及商山四皓,强调隐逸、高洁的品格。需注意避免与少数非权威来源中的“景色形容”混淆。
绮皓是一个汉字词汇,分为两个字:“绮”和“皓”。用于形容天空、云彩或其他物体的美丽明亮。
1. 绮拆分部首:纟(纟为纤维类字的部首,表示与纤细、织造有关);笔画:6。
2. 皓拆分部首:白(白为白色类字的部首,表示与颜色、外貌有关);笔画:12。
绮皓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乾卦》中。它在古代文人笔下常用来形容美丽辉煌的景象。
绮皓的繁体字为綺皓。
在古代,绮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字形上多了一个“扌”部,表示与手有关。皓的写法也有一些变化,字形上多了一个“日”部,表示与太阳有关。
1. 林间的绮皓云彩,仿佛仙境一般美丽。
2. 那个女孩穿着一袭绮皓的纱裙,显得婉约动人。
绮光(形容美丽的光辉)、绮丽(非常美丽)、绮丽多彩(非常绚丽多彩)。
绚丽、美丽、光彩夺目。
暗淡、晦暗、平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