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late for] 来不及
现在走还不晚,否则就赶不及了
(1).追不上。《好逑传》第四回:“ 过公子 急叫人快赶时,轿已去远,赶不及了。”
(2).来不及。《三侠五义》第五三回:“今日天气已晚,赶不及了,只好仍在庙中居住,明早回县便了。” 茅盾 《追求》二:“方体字是现刻,如果用多了,报馆里只有一个刻字人,又怕赶不及。” 臧伯平 《七月的风暴》:“半天工夫太仓促了,赶不及回来,可能明天拂晓到。”
“赶不及”的汉语词典释义与用法详解
“赶不及”是一个常用的汉语动词短语,表示因时间不足而无法按时到达、完成或参与某事,强调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行动失败。其释义与用法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指时间不够,无法在预定时间前达到目标,常用于描述因迟到、延误或准备不足导致的被动状态。
示例:
“航班7点起飞,现在出发已经赶不及了。”
“任务截止前半小时才开始做,肯定赶不及了。”
组合义:加速行动仍无法追上时间要求,隐含紧迫性与无奈感。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赶不及:因时间短促,无法按时到达或完成。
例: “开会时间快到了,现在去恐怕赶不及。”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
强调因客观条件限制(如时间、距离)导致无法达成目标,区别于主观放弃。
“路上堵车,赶不及最后一班地铁了。”
“项目工作量太大,周末加班也赶不及交付。”
“演唱会已经开始,现在入场赶不及了。”
类型 | 词语 | 语义差异 |
---|---|---|
近义词 | 来不及 | 更强调主观准备不足(如“复习来不及”) |
错过 | 侧重结果而非时间压力(如“错过机会”) | |
反义词 | 赶得上 | 时间充裕可达成目标 |
来得及 | 仍有时间准备或行动 |
例: “现在出发已经赶不及了。”
例: “因暴雨延误,赶不及签约仪式。”
分析“赶不及”与“来不及”的语境差异,指出前者更侧重外部条件限制。
归类为“结果补语结构”,强调动作与结果的因果关系。
商务印书馆官方释义(可查ISBN:9787100124508)
上海辞书出版社,词条“赶不及”(可查ISBN:9787532638581)
(注:在线词典资源可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官网或商务印书馆工具书平台,链接经核实有效。)
“赶不及”是一个汉语短语,主要用于表达“因时间不足而无法及时完成或到达”的情况。以下为详细解释: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处,可参考以上标注的搜索来源(如、3、5等)。
包孕本恶笔榻子不虞之隙策驭唱呻车毂畴劳春席打春大榷雕虫小巧独清独醒粉绵氛邪肤寸而合丐退獦蚤国内市场孤亭汉武托孤恒规贱价葪柏积抱九苞禽究诘爵钗峻竦狼土兵廉让孟邻飘溺僻壤千雉桥头堡沙土社翁诗草事迹视如寇仇霜筠通唤铜矿通事舍人剸治徒夫土圭兔辉瓦笼城瓮虀卧番项领成祥桑相思曲陷假宵遁小牢子小身谢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