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液体四散而流。 三国 魏 锺会 《蒲萄赋》:“滋泽膏润,入口散流。” 晋 谢安 《兰亭诗》之一:“逈霄垂雾,凝泉散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山有涌泉北流,畜之以为陂,陂塘方二里,陂水散流。”
(2).流散。 宋 苏轼 《和刘京兆石林亭之作》序:“石本 唐 苑中物,散流民间, 刘 购得之。”
"散流"作为汉语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两个维度解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解释,"散"指分散、不集中,"流"表示液体或气体的移动状态,组合后第一层含义指液体或气体因未受约束而呈分散状流动的自然现象,如《水经注》载"溪水散流,漫衍平畴",描绘了水流无固定河道的漫溢状态。
第二层释义见于《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该词可喻指文化元素或社会群体的非定向传播。如《文心雕龙》所述"文理散流,百家争鸣",形象说明了学术思想的多向度扩散现象。这种用法在语言学领域被归纳为文化传播的离散模式,相关论述可参考《社会语言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第三章关于语言扩散机制的专题研究。
《辞海》第6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补充说明,在工程学语境中该词特指流体力学中的紊流现象,区别于层流的规则运动状态,此释义可见于《工程流体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第五章对湍流特征的描述。
“散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技术场景中的用法,可参考上述来源。
闇政悖冒熚熚剥剥巉崄舡人啜汁次资丹岑独茅房中风山分画干豆腐画荻和丸欢唱货客焦然矫抑敬忌急穰穰九边久续磕诈揽持裂裳裹膝离曲乱政轮值炉算子卖权煤气灯梦官米黄磨搅讹绷匿善牛疫排方啓化荠苨三人为众莎搭八善兵善法沈厄升阶升闻输遗飔厉松香蒐练题地挺触外裔尾句雾淞乌杖先民洗兵新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