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王的意思、三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王的解释

(1).指 夏 、 商 、 周 三代之君。(1) 夏禹 、 商汤 、 周武王 。《穀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 范宁 注:“三王,谓 夏 、 殷 、 周 也。 夏后 有 钧臺 之享, 商汤 有 景亳 之命, 周武 有 盟津 之会。”(2) 夏禹 、 商汤 、 周文王 。《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赵岐 注:“三王, 夏禹 、 商汤 、 周文王 是也。”(3) 商汤 、 周文王 、 周武王 。《尸子》卷下:“ 汤 復於 汤丘 , 文王 幽於 羑里 , 武王 羈於王门; 越王 栖於 会稽 , 秦穆公 败於 崤塞 , 齐桓公 遇贼, 晋文公 出走,故三王资於辱,而五霸得於困也。”

(2).指 周 之 太王 、 王季 、 文王 。《国语·周语下》:“以太蔟之下宫,布令於 商 ,昭显文德,底 紂 之多罪,故谓之宣,所以宣三王之德也。” 韦昭 注:“三王, 太王 、 王季 、 文王 也。”

(3). 王 姓三名人之合称。(1) 汉 之 王奉光 、 王商 、 王凤 。《汉书·王商史丹等传赞》:“自 宣 、 元 、 成 、 哀 外戚兴者, 许 、 史 、三 王 、 丁 、 傅 之家,皆重侯累将。” 颜师古 注:“三王,谓 邛成侯 及 商 、 凤 三家也。” 邛成侯 , 王奉光 的封爵。(2) 汉 之 王尊 、 王章 、 王骏 。《汉书·王吉传》:“先是京兆有 赵广汉 、 张敞 、 王尊 、 王章 ,至 骏 皆有能名,故京师称曰:‘前有 赵 、 张 ,后有三 王 。’” 晋 潘岳 《西征赋》:“ 赵 张 三 王 之尹京, 定国 释之 之听理。”(3) 唐 之 王珣 、 王玙 、 王瑨 。《新唐书·王珣传》:“﹝ 王方翼 ﹞子 珣 ,字 伯玉 ,与兄 璵 、弟 瑨 以文学称,时号‘三王’。”(4) 唐 之 王勃 、 王绪 、 王仲舒 。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及得三 王 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 清 钱谦益 《寄侯豫章督学江西》诗:“励俗蒸尝先两庙,採风词翰继三 王 。”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四三王》:“ 唐 滕王阁 有三 王 、则 王勃 作序, 王绪 作赋, 王仲舒 作修阁记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三王”是一个历史概念,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分为以下三类:

一、夏商周三代君王的组合

  1. 夏禹、商汤、周武王
    出自《穀梁传》,范宁注提到三王为夏、商、周的开国君主,分别对应夏禹(钧台之享)、商汤(景亳之命)、周武王(盟津之会)。
  2. 夏禹、商汤、周文王
    《孟子》赵岐注中将周文王列为三王之一,与夏禹、商汤并列,强调其德政典范意义。
  3. 商汤、周文王、周武王
    《尸子》提出此组合,突出商汤与周朝两位君王的功绩。

二、周朝先祖

指周太王(古公亶父)、王季(季历)、周文王(姬昌),三者被视为周王朝奠基人。《国语》记载其德行对周朝兴起的关键作用。

三、王姓历史名人合称

  1. 汉代三王
    汉宣帝时期的王奉光(邛成侯)、王商、王凤,以显赫外戚身份著称。
  2. 西汉名臣三王
    王尊(京兆尹)、王章(司隶校尉)、王骏(御史大夫),因治理能力被合称“后有三王”。
  3. 唐代三王
    王珣、王玙、王瑨,具体事迹文献记载较少,多见于姓氏类考据。

提示:以上内容综合了《穀梁传》《孟子》《尸子》《国语》及姓氏典籍的记载。若需完整文献出处,可参考、2、4、5、7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王》的意思

《三王》是指三位王者,通常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位伟大皇帝,即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三王》的拆分部首是“王”,共有四笔。

来源

《三王》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货殖列传》:“今初日者谓之三王。”这句话是指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统治时期,对财富的繁荣状况做了评价。

繁体

繁体字“三王”的写法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由两个部首组成。

例句

1. 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被尊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三王》。

2. 《三王》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组词

三帝王、三王偃月刀、三王之业

近义词

三皇五帝、三朝元老

反义词

九卿、百官

别人正在浏览...

安赫尔瀑布爆裂草本植物绰俏辞灶待承倒靥吊鹤豆秧渎扰读者文摘烦促風回電激工瞽寒腿横发婚介溷亵醮火较辂佳语机动车揭孽接替浄宫跨步电压窥瞰愦闹丽词零支礼饷离绽理正忙郎茫无涯际梅湖美中不足弥留明年眀叡旁祸榷马韧战骚人砂包折辨识丁潬潬叹邑投到吐火罗语涂片唯喏巍张五关五考相女配夫香云小家子相匣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