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的意思、曲江的详细解释
曲江的解释
(1).水名。指 江苏省 扬州市 南 长江 的一段。 汉 枚乘 《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 广陵 之 曲江 。”参阅《初学记》卷六、 清 汪中 《述学·广陵曲江证》。
(2).水名。即 钱塘江 。本名 浙江 ,因潮水经 浙山 下曲折而东入海,故又名 曲江 。 清 魏源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静中疑是 曲江 涛,此则云垂彼海立。”参阅《浙江通志·山川一·钱塘江》。
(3).水名。即 曲江池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 曲江 之隑州兮,望 南山 之参差。” 唐 高适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诗:“ 南山 鬱初霽, 曲江 湛不流。” 清 孙枝蔚 《东亭春暮忆旧游》诗:“纵到 曲江 谁并马,可怜 秦 女善弹筝。”详“ 曲江池 ”。
词语分解
- 曲的解释 曲 (⑥麯) ū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曲笔(a.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b.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
- 江的解释 江 ā 大河的通称:江山。江河。江天。江干(乶 )(江边)。江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 特指中国长江:江防。江汉。江淮。江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
专业解析
曲江,作为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主要可从地理实体、历史名胜和文学意象三个层面理解:
-
地理特征与古水名
- 本义指弯曲的江水/河流。 这是“曲江”最基础的字面意思,由“曲”(弯曲)和“江”(大河)组合而成,描述江河蜿蜒流淌的自然形态。
- 特指古代的一条河流。 在中国历史上,“曲江”曾作为特定河流的名称出现。例如,在江苏省扬州市东南部,古时曾有名为“曲江”的潮汐水道,相传是长江在此处形成的曲折河段,后因地理变迁而湮没。(参考《汉语大词典》对“曲江”作为古水名的释义)
-
历史名胜(核心含义)
- 特指唐代长安著名皇家园林——曲江池。 这是“曲江”最著名、最具文化影响力的含义。位于唐代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南隅。
- 地理形态: 其得名源于其水域形态,因水流曲折而得名。
- 历史沿革: 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的皇家苑囿“宜春苑”。隋代开凿黄渠引水入池,改名“芙蓉池”。唐代大规模营建,成为长安城最大的公共园林景区,名为“曲江池”或“曲江”。
- 功能与盛况: 曲江池是唐代皇家游宴(如新科进士的“曲江宴”)、市民游赏的核心场所。池畔有紫云楼、杏园、慈恩寺(大雁塔)、乐游原等著名景点,每逢上巳(三月三)、中和(二月初一)、重阳等节日,游人如织,极尽繁华,是盛唐气象的象征之一。(参考《辞海》对“曲江”作为长安名胜的条目)
- 后世影响: 唐以后,曲江池逐渐荒废,但其名称及承载的文化记忆流传至今。现代西安在原址附近重建了部分曲江池景区(曲江池遗址公园)。
-
文学意象
- 由于曲江在唐代的极高知名度和文化地位,“曲江”一词频繁出现在唐诗及其他文学作品中。
- 繁华象征: 常作为帝都繁华、盛世景象的代名词(如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绘的就是曲江场景)。
- 盛衰之叹: 安史之乱后,曲江的衰败也常被诗人用来寄托对国家兴亡、人生无常的感慨(如杜甫《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 送别之地: 曲江畔的景点(如慈恩寺、乐游原)也是唐人送别的重要场所,“曲江”有时也蕴含离愁别绪。
- 因此,“曲江”超越了具体地名,成为承载丰富历史情感和文化内涵的文学意象。(参考《全唐诗》中大量涉及“曲江”的诗作及文学评论)
网络扩展解释
“曲江”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地理名称
-
扬州段长江别称
指江苏省扬州市南侧长江的一段古称。汉代枚乘《七发》中提到的“广陵之曲江”即为此处,是古代观潮胜地。
-
钱塘江别名
因潮水经浙山下曲折东流入海,浙江(今钱塘江)在历史上曾称“曲江”。
二、历史名胜
- 唐代长安曲江池
位于今西安市东南,是唐代皇家园林与文人雅集之地。秦称宜春苑,隋改芙蓉园,唐复名曲江,以水流曲折得名。杜甫、李商隐等诗人曾在此留下名篇。
三、文学意象
- 诗歌中的象征
在唐诗中常承载盛衰之叹。如杜甫《曲江二首》借曲江春景抒人生感慨,李商隐《曲江》则暗喻晚唐国运衰微。
补充说明
- 现代行政区划:广东省韶关市有曲江区,但此为现代地名,与历史中的“曲江”无直接关联。
- 名称演变:扬州、钱塘江两处“曲江”均为古称,现代已较少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歌解析或历史细节,可参考、7、8的文学评析。
别人正在浏览...
白迭並稱钵授草荚谄顔成荫瘳疾筹筯穿戴怆凉当轴处中盗穴地乳繁红覆照宫殿观音柳鬼謡故意豪门巨室河平骅驹阛里撝让謇慠僵石骄霸交儆脚子油就此涓缕坎坛克扣口误睽罛老弱棱钱历次六尘不染沦降马奶酒美选末略平足悭吝畦夫岂惟曲隐曲证缫丝机实塌塌疏网缌衰通倅亡羊补牢武贲享乐相忘巷尾街头息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