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镇的意思、府镇的详细解释
府镇的解释
唐 代在西域设都护府、都督府及四镇( 龟兹 、 于阗 、 碎叶 、 疏勒 )。泛称府镇。 唐 崔融 《拔四镇议》:“自 建武 至於 延光 ,三絶三通,至 唐太宗 方事外讨,復修 孝武 旧跡,并 南山 至於 葱岭 为府镇,烟火相望焉。”
词语分解
- 府的解释 府 ǔ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府库。天府。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 国家行
- 镇的解释 镇 (鎮) è 压:镇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亦称“镇纸”,“压尺”)。镇痛。 以武力维持安定:镇压(用强力压制,不许进行政治活动)。镇反。镇服。镇慑。镇守。 安定:镇静。镇定
网络扩展解释
“府镇”是唐代在西域地区设置的军政机构合称,具体指都护府、都督府及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碎叶、疏勒)的统称。这一概念体现了唐朝对西域的军事控制和行政管理体系。
核心要点:
-
军政机构性质
府镇是唐朝为巩固边疆设立的军政合一机构,其中:
- 都护府/都督府:负责区域行政与民族事务管理;
- 安西四镇:龟兹(今新疆库车)、于阗(今新疆和田)、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疏勒(今新疆喀什),承担军事防御职能。
-
历史背景
唐太宗时期通过征战逐步控制西域,效仿汉代设立管理机构。崔融《拔四镇议》记载,唐朝通过府镇体系实现了“烟火相望”的边疆控制效果。
-
文学引用
宋代诗词中多次出现“府镇”,如苏颂“开府镇金陵”、许及之“镇巴蜀”等,延续了该词指代军政要地的含义。
注意:
- 现代语境中“府镇”可能指地名(如内蒙古喀喇沁旗“王爷府镇”),需结合上下文区分。
- 四镇中的“碎叶”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出生地,具有特殊文化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府镇这个词是指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通常是指较大的行政单位,比如县级或者以上级别的地方政府所辖区域。府镇包含了辖区内的各种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门。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府:部首是广,总笔画数为5;
- 镇:部首是钅,总笔画数为17。
来源:府镇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行政制度。在古代社会,各地方政权的组织形式比较复杂,府和镇是其中比较重要的行政单位。这个词的使用也经过了长期发展和演变。
繁体:府鎮(注:此为繁体字的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的字体变异较大,因此府镇的写法也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在古代的文献中,府的写法有时类似于“甫”,而镇的写法有时类似于“阜”。
例句:这个县是我家府镇的中心城市。
组词:府城、府衙、镇中、县镇、镇府、府堂等。
近义词:郡县、地方、行政区、市镇。
反义词:省级、*********、中央。
别人正在浏览...
阿上百花洲帮虎吃食般若汤采木车囊称身大车以载打擂台点抹雕凿抵陒丢车保帅飞翼告幺高掌远蹠光曜鼓吹国仇家恨呵叱红葩挢发季叶娟巧俊发举世瞩目冷卿流漂笼罩鹿角轮輮马嬭子芒鞋竹笠没脚蟹米饭嫇奵迷误拟谕欧脱蓬荜生辉桥楼启罗格兰侵残鹊驾擩染儒学盛位释米水球塾师铁稳吞航脱口而出王母使者晚耄违隔文奁蜗角蚊睫五大连池响屧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