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拟喻 ”。
“拟谕”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多写作“拟喻”,核心含义为打比方或比喻。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拟谕”由“拟”(比拟、模拟)和“谕”(告知、说明)组成,意为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抽象概念或事物。例如通过类比手法,使描述更生动易懂。
文献例证
据《隋书·李德林传》记载:“以正平比夫大禹,常谓拟谕非伦。”此处指用大禹比拟正平(人物名),但认为两者并不相称,体现了“拟谕”作为修辞手法的应用。
同义词关系
“拟谕”与“拟喻”为异形词关系(写法不同,含义相同),现代汉语中更常用“拟喻”。
若需进一步探讨古代修辞手法或具体文献用例,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等专业辞书。
拟谕(nǐ yù)是一个动词短语,用于形容编写或模拟书信、信函等的动作。在汉语中,它常常用于书法或文学创作中。
拟(nǐ)字,左右结构,左边为手部部首,右边世父部首,共8画。 谕(yù)字,左右结构,左边为言字部首,右边为⻊字部首,共12画。
拟谕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掌颂》中。在繁体字中,拟谕保留了其简体的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并不统一,因此,拟谕也有其他的古代汉字写法,如「擬諭」、「擬訓」等。
他拟谕了一封感谢信,表达了对老师的心意。
拟制、拟订、拟定、拟纲、拟稿、拟定、拟办、拟合。
书写、文书、信函、信笺。
收信、接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