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食。《后汉书·江革传》:“时有疾不会,輒太官送醪膳,恩宠有殊。”
“醪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áo shàn,意为酒食,通常指酒与食物的组合。以下是详细解释:
“醪膳”是酒食的统称,多用于历史语境,需结合“醪”与“膳”的原始含义理解。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来源,可参考《后汉书》等古籍(网页、网页)。
醪膳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其中,“醪”(láo)是由“酉”和“卩”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11画;“膳”(shàn)则由“月”和“⺼”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14画。
醪膳这个词源自古代的饮食文化。醪是指用酒浸泡后蒸煮成的浆糊状食物,膳是指饭食。在古时,醪膳常用于描述宴会或者祭祀中的美酒佳肴。
在繁体字中,醪膳的写法为「醪膳」,字形上保留了更多传统的笔画和结构。
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早期的汉字有许多变体和异体字。在古时,醪膳常常用「醪餐」来表示。这个写法中,「醪」的上部多写为「酉」,下部写为「食」;「餐」则是由「飠」和「韱」两个部首组成。
1. 今晚的宴会上,我们将享用丰盛的醪膳。
2. 祭祀典礼上供奉的是一桌精美的醪膳。
组词:醪汁、醪糟、膳食
近义词:美酒佳肴、宴席
反义词:干粮、素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