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告祝的意思、告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告祝的解释

指古代祭祀时,尸祝为主人祈福。《荀子·礼论》:“卜筮视日,斋戒脩涂,几筵馈荐告祝,如或饗之。” 杨倞 注:“告祝,谓尸命祝以嘏於主人曰:‘皇尸命工祝,承致多福,无疆於女,孝孙来女,孝孙使女,受禄於天,宜稼於田,眉寿万年,勿替引之。’如或歆饗其祀然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告祝是古代祭祀仪式中的专用词汇,指通过言辞向神灵禀告并祈求福佑的行为。《说文解字》释“告”为“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后引申为陈述禀报;“祝”在甲骨文中象人跪于祭台前张口祷告之形,《周礼·春官》载“祝掌祭祀,祈福祥”。二字合称特指祭者以特定文辞向神明沟通的仪节。

《诗经·小雅·楚茨》记载的祭祀场景“工祝致告,徂赉孝孙”,生动呈现了西周时期专职祝官代主祭者诵读祷文的场景。汉代郑玄注《礼记·曾子问》时,特别强调告祝需遵循“三日斋,七日戒”的仪轨程序。宋代朱熹在《仪礼经传通解》中解析告祝内容应包含“陈先祖之德,述今事之由”两大要素。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告祝”定义为古代祭祀时向神祷告的仪式性行为。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补充说明该词多用于宗庙祭祀、出征誓师等重大礼仪场合,其祷辞格式需符合《尚书》所载“六辞”规范。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指出,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已见告祝雏形,证实这种仪式至少可追溯至商代。

网络扩展解释

“告祝”是中国古代祭祀礼仪中的专用术语,主要含义及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古代祭祀时,尸祝(代表祖先受祭的人)通过特定仪式为祭祀主人祈求福祉。这一过程包含祭祀者向神灵传达敬意,并通过祝辞表达对主人的祝福。


二、词源与文献出处

  1. 核心文献
    最早见于《荀子·礼论》:「卜筮视日,斋戒脩涂,几筵馈荐告祝,如或饗之。」说明告祝是祭祀流程的重要环节,需通过占卜择日、斋戒准备、陈设祭品等步骤完成。

  2. 杨倞注疏
    唐代学者杨倞注释《荀子》时,详细解释祝辞内容:「皇尸命工祝,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来女,受禄于天,宜稼于田,眉寿万年。」表明祝辞涵盖祈求丰收、长寿、家族延续等主题。


三、词语结构分析

组合后的「告祝」特指祭祀中通过祝辞传递祈福的仪式行为。


四、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现今该词多用于古代礼制研究或文献解读,日常语言中已不常见。部分网络例句(如的儿童节祝福)属于现代人借用古词的趣味化表达,并非传统含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荀子》原文或汉代礼学注疏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闇鸟傲倪八比唱嚎长江中上游防护林蚩尤冢创伤慈临攒射瘩背底极驐鷄梵呗風月場腹中兵甲嘎锦钢锯槁面公倍数官粮皓练欢伯迦楼罗见惯司空燋种佳时击奸荩草金律进退两端酒糟脸剧论拘世空夐昆火兰苕连萼栗主鸾凤蟒服眉虫末弁模搨南人暖风千忌沙泉摄领省谒狮子会兽行守喜婆太息檀炷逃秦梯次铁饭碗恫瘝团圞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