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高志的意思、高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高志的解释

高尚、清高的志向。《荀子·修身》:“卑溼、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 晋 左思 《杂诗》:“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宋 曾巩 《题张伯常汉上茅堂》诗:“主人事幽屏,不愿尚书郎;即此徇高志,风骚恣徜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高志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具有褒义色彩的复合词,通常指代高尚远大的志向。该词由“高”与“志”两个语素构成:

  1. 构词解析:“高”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释义为“等级在上、程度超出一般”;“志”在《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中定义为“心意所向,志愿”。组合后形成“超越世俗的追求目标”。
  2. 语义演变: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公冶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后经汉代《说文解字》强化“志”的意向性特征,至唐宋诗词中逐渐形成固定搭配,如杜甫“高志局四海”诗句即体现其文学化表达。
  3. 现代用法:当代语境中既可形容个人理想(如“少年高志”),也可指代群体精神追求(如“民族高志”),常与“凌云”“鸿鹄”等意象搭配使用,在《新华成语词典》中被列为具有激励性质的短语。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高志”一词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高志”指高尚、清高的志向,强调超越世俗追求的精神境界。该词由“高”(崇高、远大)与“志”(志向、意志)组合而成,常见于古典文献与人名用字。


二、古典文献中的引用

  1. 《荀子·修身》
    “卑溼、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
    ——意为:若性格软弱、行动迟缓或贪图利益,应以高远的志向激励自己克服弱点。

  2. 左思《杂诗》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形容志向虽高远,却因现实局限而孤寂落寞。

  3. 曾巩《题张伯常汉上茅堂》
    “即此徇高志,风骚恣徜徉。”
    ——表达为坚守志向而选择隐逸生活的态度。


三、现代应用

  1. 人名寓意
    作为名字时,“高”象征显贵或品德高尚,“志”指坚定志向,整体寓意追求卓越与远大理想。
  2. 文化延伸
    常与“志存高远”“才清志高”等成语关联,体现对精神境界的推崇。

四、相关词汇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典文献中的具体语境,可参考《荀子》或《文选》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暗差板刷扁牓变生不测笔楮苍唐长禀春廪潨泻道质德水底片冬鼓逗闷子杜里愕眎方块字風煙頫仰高才捷足根根叶叶关原归运害口海山盟寒原画真儿胡判缄鏁奸牙教条鞿绊节构畸迹靖晏絶类离群濬文客庐老夫子马鳖墨帖拗别攀鸿嚭嚭迁延时日青绿人和三就哨探折谋首身霜缯台谏誊写印刷投首突门雾聚宵警小要逍遥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