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合抱之木。 晋 左思 《魏都赋》:“硕果灌丛,围木竦寻。”
“围木”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文献来源进行辨析:
基本含义
指合抱之木,即树干粗壮、需多人合抱的大树。该释义在多个权威来源中被提及,如《魏都赋》中的“硕果灌丛,围木竦寻”。古代用“围”作为计量单位,描述树木的粗细程度,如“树大十围”即树干周长约十围(一围约合15-20厘米)。
引申含义(需谨慎参考)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成语,比喻“围绕问题集中力量共同解决”。但此说法未见于古籍,且其他权威来源未支持,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传。
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文选》原典。
《围木》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围住、包裹木制品的材料。
《围木》的拆分部首是木,由4个笔画构成。
《围木》这个词来源于汉语,用于描述围住木制品的材料,如绳子、线等。
《围木》的繁体字为「圍木」。
在古时候,「围木」可能有不同的写法。例如,可以将「围」字的上方象形部分变为四个点,代表围住木制品的形状。
1. 检查围住木制品的材料是否结实。
2. 他用绳子围住木桩,以防止它倒塌。
围绕、围捕、围攻、围城、围巾
包裹、缠绕、蜿蜒、环绕
散开、解放、释放、开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