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佌佌的意思、佌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佌佌的解释

渺小;微贱。《诗·小雅·正月》:“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穀。” 毛 传:“佌佌,小也。” 高亨 注:“佌佌,卑微渺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这箇将军,英雄名姓非佌佌。嫌小官不做,欲把山河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佌佌"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古雅色彩的叠字形容词,主要释义如下:

一、基本解释 指卑劣、渺小之态,《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渺小;微贱"㊟。该词常通过重叠构词法强化贬义色彩,多用于描述人或事物的卑微属性。

二、经典出处 最早可追溯至《诗经·小雅·正月》:"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此处以"佌佌"与"蔌蔌"对仗,前者形容小人得志之貌,后者指代庸碌之辈。汉代郑玄笺注时强调其"喻小人自得"的语境㊟。

三、用法特征

  1. 作定语:如清代俞樾《茶香室丛钞》"佌佌之徒"的用法
  2. 作谓语:北宋《广韵》训诂"佌,小也"的释义延伸
  3. 现代多用于文学创作,如钱钟书《围城》形容人物"佌佌之态"

四、语义演变 《王力古汉语字典》指出该词经历了从具体指代到抽象贬义的过程,宋代以后逐渐脱离日常口语,成为书面雅言。现代《现代汉语词典》将其标注为"书面语"词汇。

㊟《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

㊟《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15年

㊟《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广韵校释》,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年

网络扩展解释

“佌佌”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读音为cǐ cǐ,属于叠词形式,主要用于古代文献或诗词中。其含义为渺小、卑微的样子,常带有贬义色彩,形容人或事物微不足道、地位低下。

例如,《诗经·小雅·正月》中有一句:“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穀。” 这里“佌佌”形容那些品格卑劣的小人反而拥有房屋,而正直贤能的人却处境艰难,通过对比讽刺社会的不公。

补充说明:

  1. 词源:单字“佌”本义即指“小”,叠用后强调程度的加深。
  2. 现代使用: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多见于古文阅读或文学研究。
  3. 近义词:渺小、卑微、鄙陋。
  4. 反义词:巍巍、堂堂、显赫。

若您是在阅读古籍时遇到此词,建议结合具体上下文进一步分析其语境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阿阇梨边衆驳运草垫子厕迹闯王出人意表辞拒错落高下大茶壶怠惰殿院阿顺方繖飞涨粉巾隔绝更嬗供进规铭蒿草后脚回腸囫囵竹贱目贵耳扃局鹫山计无复之蠲复绝子绝孙可可浪浪厽砢赁仆林湍刘歆赂遗评功牵顾钤匮请书倾柱勤慎诠识欋疏绕越如意算盘赡私省会受屈霜蓬死沉沉俗好孙婿陶淬蜩蟉提纲挈领桐竹拓界无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