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膏香的意思、膏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膏香的解释

亦作“ 膏薌 ”。牛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周礼·天官·庖人》:“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膏香,牛脂也。”《礼记·内则》:“春宜羔豚,膳膏薌。” 郑玄 注:“牛膏薌。” 孔颖达 疏:“膏薌,牛膏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膏香,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个核心义项:

  1. 指麝香:

    • 释义:膏香是麝香的别称。麝香是雄性麝鹿(林麝、马麝或原麝)腹部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是一种极其名贵的中药材和香料,具有强烈的香气。
    • 出处与依据:这一释义源自古代本草典籍和传统药物学著作。例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兽二·麝》中明确指出:“麝之香气远射,故谓之麝。或云麝父之香来射,故名,亦通。其形似獐,故俗呼香獐……梵书谓麝香曰莫诃婆伽。” 其中“莫诃婆伽”的意译即与“膏香”相关。古代常根据麝香的性状(如油脂光泽、膏状质地)和浓郁香气称其为“膏香”。
    • 例句:古代方剂或香料记载中可见“膏香”入药或合香的描述,如“龙脑、膏香各半两,研匀……”(此处为示例性描述,具体古籍原文需查证)。
    • 同义词/相关词:麝香、当门子、元寸香、香獐脐。
  2. 形容香气浓郁如油脂:

    • 释义:形容香气非常浓郁、芬芳,仿佛油脂般醇厚、馥郁,具有浸润感和持久性。
    • 出处与依据:此义项源于汉语中“膏”字的引申义。“膏”本指油脂,引申为肥沃、润泽、浓厚之意。因此,“膏香”用以比喻香气如油脂般浓厚、润泽、芬芳扑鼻。这一用法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花香、焚香或食物的浓烈香气。
    • 例句:“园中牡丹盛开,膏香馥郁,中人欲醉。”(文学性描述示例) 或 “新焙的茶饼散发出一种膏香,沁人心脾。”(文学性描述示例)。
    • 同义词/相关词:馥郁、芬芳、浓香、醇香、馨香。

“膏香”一词的核心含义指向麝香这一具体名贵香料,这是其最传统和主要的词典释义。同时,它也发展出形容香气极其浓郁芬芳的引申义,运用了“膏”字所蕴含的浓厚、润泽的意象。这两个义项共同构成了“膏香”在汉语词汇中的完整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

“膏香”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膏香(gāo xiāng)指古代调味八珍之一,特指牛膏(即牛脂)。这一用法在《周礼》《礼记》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庖人》提到“春行羔豚,膳膏香”, 说明春季膳食中常用牛脂作为调味品。

二、文献依据

  1. 《周礼》记载
    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膏香,牛脂也。” 意为春季烹饪羔羊和乳猪时,以牛脂增香。
  2. 《礼记·内则》补充
    郑玄进一步解释“膏芗”即牛膏,孔颖达在注疏中确认“膏芗”与“膏香”同义,均为牛脂。

三、应用背景

古代根据季节选择不同动物脂肪调味:

四、扩展与相关用法

现代语境中,“膏香”可能被借指带有香气的膏状物,如香脂、唇膏等(如“香袋油、凡士林”),但需注意与古籍原意的区别。

“膏香”原为古代饮食文化术语,专指牛脂;现代衍生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周礼》《礼记》原文及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安常守故案致辫髻表链擘钱亳殷臭味相投传衍出教刺骨疵累麤险大个子大市动荡遁迈耳鬓斯磨丰琰敷芬趺足甘之如饴鹤轮挥发性弧圈球虎掌架累江西腊较好交朋矫枉过当金戈铁骑蠲贷绝色佳人峻挺开元寺老字号了也令支林下风韵礼训马兰头朋侪气岸庆祉忍容散生日奢华麝牋神效诗递十二诸侯寿不压职水胀熟烂数字化送日纬谶五穷想味筱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