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及溺呼船的意思、及溺呼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及溺呼船的解释

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卓 遂将其众,迎帝于 北芒 ,还宫”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典略》:“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溃痈虽痛,胜於养肉,及溺呼船,悔之无及。”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黄权》:“初, 刘璋 遣人迎 先主 ,主簿 黄权 怒而言曰:‘厝火积薪,其势必焚;及溺呼船,悔将无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及溺呼船”是汉语中一个警示性成语,其核心含义指等到溺水时才呼救寻船,比喻事态已到危急关头才采取应对措施,往往为时已晚。以下从三方面解析其内涵:

  1. 字面构成与引申义

    成语由“及溺”(临近溺水)和“呼船”(呼喊船只救援)两部分构成。前者强调危机的紧迫性,后者突显被动补救的滞后性。这一组合生动刻画了“事前无备、临危方急”的典型困境,与《汉语成语大辞典》中“喻指缺乏预见性”的释义相契合。

  2. 用法与语境特征

    该成语多用于批评缺乏危机意识的决策行为。例如在工程安全领域,可警示“若忽视防洪设施建设,灾害发生时无异于及溺呼船”。此类用法符合《现代汉语应用例解词典》对成语适用场景的界定。

  3. 文化溯源与演变

    成语雏形可追溯至东汉政论家仲长统《昌言》:“故事痛,然后信乎捄(救)之者,皆及溺呼船者也。”此典故后被《后汉书》收录,逐渐凝练为四字成语,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防微杜渐”的治理智慧。

网络扩展解释

“及溺呼船”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含义解析

  1. 核心意义
    比喻灾祸已经临头才呼救,但为时已晚,难以补救。强调对问题的预见和防范的重要性,而非事后仓促应对。

  2. 字面拆解

    • 及溺:等到溺水时。
    • 呼船:呼喊船只救援。
      合指“临危才求救”,暗含被动与迟滞。

出处与典故


用法与语境

  1. 语法功能
    多作谓语、宾语或定语,用于描述因拖延或疏忽导致无法挽回的局面。
    例句:
    “若不及早改革,终将及溺呼船,徒留遗憾。”

  2. 感情色彩
    含贬义,暗含批评当事人缺乏预见性或行动迟缓。


相关成语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及溺呼船”不仅是一个描述危机应对的成语,更蕴含深刻的处世哲理。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三国志》或冯梦龙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挨冻受饿百摺裙班瑞波脚擦掌磨拳忏陈敞脸逞应除改出粮宕丽丹镞费猜风弦工区规害锅铲孤悬焊点魂台胡吢建陈艰诡角隅颉曲计帐口耳之学两世为人厘睫龙华隆眷露暴路矿派澨潜身窃红跂及勤肃劝心柔胎软替擩哜如麻霜籼水平四神纹饲喂索知探伺廷论頽山屯合外子哇啦,哇喇望夫石挽章五凉相毙谢功曹携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