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絶地天通的意思、絶地天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絶地天通的解释

《书.吕刑》:"乃命重黎絶地天通罔有降格。"孔传:"重即羲黎即和。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絶地天通。言天神无有降地地祇不至于天明不相干。"意谓使天地各得其所人于其间建立固定的纲纪秩序。

详细解释

《书·吕刑》:“乃命 重 黎 ,絶地天通,罔有降格。” 孔 传:“ 重 即 羲 , 黎 即 和 。 尧 命 羲 和 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絶地天通。言天神无有降地,地祇不至於天,明不相干。”意谓使天地各得其所,人于其间建立固定的纲纪秩序。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平帝》:“古之圣人,絶地天通以立经世之大6*法,而后儒称天称鬼以疑天下。” 清 龚自珍 《五经大义终始论》:“然则絶地天通,非歟?”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絶地天通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絶地天通"是汉语古籍中记载的上古神话事件,其核心含义指颛顼帝通过断绝天地通道实现神权垄断。该典故最早见于《尚书·吕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絶地天通,罔有降格。"据《国语·楚语下》记载,颛顼为整顿原始宗教秩序,委派重、黎二神"绝地天通",禁止凡人随意与天神沟通。

这一事件蕴含着三层文化内涵:

  1. 宗教改革:终结"民神杂糅"的原始巫术状态,建立专职祭司制度(《尚书正义》孔颖达疏)
  2. 权力集中:通过垄断通天特权强化王权统治(《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丁山著)
  3. 天人分界:确立"天道远,人道迩"的哲学认知(《十三经注疏》)

该典故被《汉语大词典》收录为成语,词条编号47862,释义"谓隔絶天地之间的通道"。现代学者李泽厚在《说巫史传统》中指出,这标志着中国文明从"巫君合一"向"理性化"过渡的关键节点。

网络扩展解释

“絶地天通”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和背景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词源与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尚书·吕刑》:“乃命重黎,絶地天通,罔有降格。” 传统解释认为,尧帝命重、黎两位神官(或氏族首领)切断天地之间的直接联系,使人神各安其序,建立社会纲纪。孔安国注疏称“天神无有降地,地祇不至于天”,强调神权与世俗权力的分离。

二、核心内涵

  1. 秩序构建说
    主流观点认为这是上古时期人神分离的标志事件,通过断绝天地自由沟通的通道,确立“民神异业”的社会秩序,避免“民神杂糅”导致的混乱。

  2. 政治权力说
    近年研究(如曹峰教授)提出新解:本义是统治者通过垄断祭祀权,断绝敌对势力与天地沟通的渠道,实为巩固政权的政治手段。

三、神话背景

传说黄帝时代昆仑山为“天梯”,人可登天通神。蚩尤之乱后,颛顼帝命重、黎“绝地天通”,《山海经》等文献记载了重司天、黎司地的分工,形成“民神不杂”的格局。

四、思想史意义

常见误解辨析

部分现代解释(如“困境中突现转机”) 属于引申误读,需注意该词原属典章制度术语,与神话、政治密切关联,非普通成语用法。

建议通过《尚书》《国语·楚语》等原始文献及权威研究(如、4)深入了解其历史演变。

别人正在浏览...

唵叭香扳絙包席便宜施行摈却不解之仇澄心堂纸抽胎换骨貂脚叠鼓鼎席鼎鱼幕燕东西厢断炊对策笃终发怵飞航分命管管郭郛颔头画龙不成反为狗黄条呼抃煇如徽显诲音艰屯皛白近影句度褲纨了见冷澹马钱每况愈下木耳破滞呛劲轻越琼花绮襦球刀扫墓师子座霜素説义送殓陶鍊庭臯脱袴忘却忘性五柳心午午无影无踪斜睇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