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咬虫的意思、老咬虫的详细解释
老咬虫的解释
詈词。称鸨母、虔婆一类的女人。咬虫,指养汉的女人。《水浒传》第二一回:“今晚必然喫那老咬虫假意儿缠了去。”《水浒传》第五一回:“ 白秀英 听得,柳眉倒竖,星眼圆睁,大駡道:‘老咬虫!乞贫婆!贱人怎敢駡我!’”
词语分解
- 老的解释 老 ǎ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老当益壮。老朋友。老练。老化。少年老成。老马识途。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老。老人家。老大爷。 极,很:老早。老羞成怒。 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携幼。老有所为(唅
- 咬虫的解释 对女性的詈词。《水浒传》第二一回:“﹝ 唐牛儿 ﹞大叫道:‘贼老咬虫,不要慌!我不看 宋押司 面皮,教你这屋里粉碎。’”《水浒传》第二六回:“ 王婆 道:‘咬虫,你先招了,我如何赖得过,只苦了老身!’
网络扩展解释
“老咬虫”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詈词(骂人的话),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和来源分析:
1.传统含义(主流解释)
- 词义:主要用于辱骂鸨母(妓院老板娘)、虔婆(媒婆或老鸨)等从事不正当职业的女性,暗指其行为不端或“养汉”(与男性私通)。
- 语源:
- 出自《水浒传》第二十一回:“贼老咬虫,不要慌!我不看宋押司面皮,教你这屋里粉碎。”
- 《金瓶梅》第四回也有类似用法:“老咬虫,我交你不要慌!……定然遭塌了你这场门面!”
2.引申含义(少数解释)
-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喜欢无故找茬、挑剔他人缺点的人”,但这种用法缺乏古典文献支持,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传。
3.结构与用法
- “咬虫”本身是对女性的贬称,“老”字加强贬义,多用于市井口语,常见于明清小说中,现代已极少使用。
注意事项
- 不同文献对“老咬虫”的定义略有差异,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
- 当代使用需谨慎,避免因语境不明造成误解。
如需进一步分析古典作品中的用例,可参考《水浒传》《金瓶梅》原文或权威古籍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老咬虫的意思
《老咬虫》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是一个俗语,形容一个人总是爱吹毛求疵,经常找别人的小错来责备和批评。
拆分部首和笔画
《老咬虫》的拆分部首是虍(hū),共有10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老咬虫》一词最早见于明代杨士奇的《齐东野语》,后来成为民间俗语常用的表达方式。它的繁体字是「老咬蟲」。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老咬虫」以繁体字「老咬蟲」为例,「老」字的古写法是「耂」,「咬」字的古写法是「咬」,而「蟲」字的古写法则是「蟲」。
例句
1. 他总是老咬虫,不论别人做得有多好,总能找出一些问题来批评。
2. 我不喜欢和他一起工作,因为他老咬虫,经常挑剔我的工作。
组词
相关的组词有:咬人、咬舌自尽、老好人、老好人烦心虫。
近义词
近义词包括:挑剔、吹毛求疵、找茬。
反义词
反义词包括:宽容、随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