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凌室的意思、凌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凌室的解释

古代藏冰之室。《汉书·惠帝纪》:“秋七月乙亥, 未央宫 凌室灾。” 颜师古 注:“凌室,藏冰之室也。”《三辅黄图·右长乐宫》:“凌室,在 未央宫 ,藏冰之所也。”《宋书·礼志二》:“ 孝武帝 大明 六年五月,詔立凌室藏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凌室是古代中国用于储藏天然冰块的专用建筑设施,又称“冰室”或“冰窖”。其核心功能是在冬季采集、储存天然冰,供夏季用于食物保鲜、降温或祭祀仪式。以下是详细释义:


一、核心释义

凌室(líng shì)

指古代官府或贵族为储冰而建造的地下窖藏设施。“凌”本义指冰,《周礼·天官·凌人》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 此处的“凌”即指储冰场所,后演变为“凌室”专称。其建筑特点为深挖地穴,覆以隔热材料(如稻草、泥土),利用地下恒温环境长期存冰。


二、历史溯源与功能

  1. 礼制渊源

    储冰制度最早见于西周礼制。《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表明冬季采冰、存于“凌阴”(即凌室)的习俗。汉代《汉书·惠帝纪》亦载“秋七月乙亥,未央宫凌室灾”,印证其作为宫廷重要建筑的属性。

  2. 实用功能
    • 防腐保鲜:为祭祀供品、宫廷膳食提供冷藏。
    • 消暑降温:《周礼》载“夏颁冰”,夏季向贵族分配冰块降暑。
    • 医疗用途:《本草纲目》提及冰可“解烦渴,消暑毒”,凌室储冰亦用于制药。

三、建筑结构与技术

凌室多建于阴凉高地,典型结构包括:


四、文化衍伸

“凌室”一词后被引申为“藏冰之所”的文学意象。唐代李商隐《碧瓦》诗云“冰簟且眠金镂枕,琼筵不醉玉交杯”,其中“冰簟”即源自凌室供应的降温用具,反映古代贵族夏用冬冰的生活场景。


参考资料来源:

  1. 《周礼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汉书》(中华书局二十四史修订本)
  3.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建筑技术史》
  4. 郑韩故城考古报告(《文物》期刊)
  5. 《全唐诗》李商隐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凌室”是中国古代用于储藏冰块的专用场所,其含义及背景可概括如下:

一、基本释义

“凌室”指古代宫廷或官府中藏冰的建筑设施,主要用于低温保存冰块。该词由“凌”(指冰块)和“室”(房屋)组合而成,字面含义为“储冰之屋”。

二、历史记载

  1. 汉代文献
    《汉书·惠帝纪》记载“未央宫凌室灾”,颜师古注:“凌室,藏冰之室也。”
  2. 功能扩展
    《宋书·礼志》提到,南朝宋孝武帝曾下诏设立凌室,说明其不仅是储藏场所,还被纳入礼制系统。

三、建筑特点

四、其他说法辨析

部分现代词典提及“凌室”有“侵犯他人居所”的引申义(如),但此解释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为词义演化或误用,需谨慎采信。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哀凶班序雹布别无他物篦簵碧牙签不更事驰骤船丁反对数凡韵法雨伏鸡覆局肛膜骇人黑砂星辉皇汇茅狐裘角端椒目节旨金镂金玉之言酷狠磷乱临终关怀满业矛弧妙简男青内治驽拙启惎雀録热念入仕三斗葱三玄尚享少海摄龟沈压矢忠不二顺逆硕惠说亲道热输税叔夜私路太嫔天浮天节天祥逖听透心凉喂饲文典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