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告訴,告知。《醒世姻緣傳》第三三回:“ 程樂宇 適然撞見 薛教授 ,正立在門前,告訟這事,又是可惱,又是可笑。”《醒世姻緣傳》第四六回:“你從後門出去,到 姜爺 家把前後的事對着 姜爺 告訟告訟。”
(2).告狀。 明 淩濛初 《宋公明鬧元宵》第九折:“ 宋公明 翠鄉一夢, 楊太尉 傷司告訟。”
告訟(gào sòng)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法律色彩的複合動詞,由“告”與“訟”兩個語素構成。《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義為“控告訴訟”,指通過司法程式提出訴求的行為。該詞的構詞法屬于同義複詞,“告”本義為上報案情,《說文解字》釋作“告,牛觸人,角著橫木,所以告人也”,引申為申訴;“訟”在《周禮·秋官·大司寇》中定義為“争財曰訟”,特指財産糾紛的訴訟。
在司法實踐中,告訟包含兩個維度:一是程式性指向,即向官府提交訴狀啟動司法程式,如《後漢書·百官志》載“凡有告訟,三公聽之”;二是實體性訴求,涉及對人身權、財産權的争議主張。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書面語體,常見于法制史文獻及法律文書,例如“鄰裡因宅基地界限告訟至縣衙”的表述。
漢語權威工具書《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列為二級詞彙,标注為“書面語”,與“訴訟”“控告”構成近義詞組,但更強調訴訟行為的初始階段。在語用層面,告訟多出現在司法文書、曆史文獻及學術著作中,日常口語中已被“起訴”“打官司”等通俗表達替代。
“告訟”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ào sòng,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告訴,告知
指将事情或信息傳達給他人。例如:
告狀
指向官方或上級陳述糾紛、請求裁決。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醒世姻緣傳》等古典小說。
懊悴變奏曲筆録車艙床銳出辭從兵電飯煲都團罰首廢心奉慰格什文詭幻黑頭公畫生兒呼之欲出齎發季妹浄化金距九成宮碑九逵救民于水火極相思舉手搖足戡戮況施六傳留蹛狸鼬沒正條妙年鳴謼銘牌木匠耐性難道說恁的拗體詩澎渀貧蹇破鼓亂人捶妻離子散磬石之固遒旨岨固然蠟散堂鼓散頁沙鍋淺兒束币悚皇薙發五裂無眩縣度響慕相去無幾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