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gradually;increasingly;slowly;by degrees;by little and little;step by step] 程度或数量逐步地;慢慢地
渐渐透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
渐渐落吾杖底。
路上的行人渐渐多起来了
逐渐。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四》:“ 广 伪死,渐渐腾而上马,抱胡儿而鞭马南驰。” 唐 张籍 《早春病中》诗:“更怜晴日色,渐渐暖贫居。”《三国演义》第八五回:“却説 先主 在 永安宫 ,染病不起,渐渐沉重。”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往东入了 长安街 ,人马渐渐稀少起来。”
(1).植物吐穗或吐絮貌。《史记·宋微子世家》:“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司马贞 索隐:“渐渐,麦芒之状。音子廉反,又依字读。”《文选·潘岳<射雉赋>》:“麦渐渐以擢芒,雉鷕鷕而朝鴝。” 徐爰 注:“渐渐,含秀之貌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2).流淌貌。 汉 刘向 《九叹·远逝》:“肠纷紜以繚转兮,涕渐渐其若屑。” 唐 韩愈 《苦寒》诗:“中宵倚墙立,淫泪何渐渐。” 清 黄鷟来 《戊辰冬与张四明分手即事纪别》诗之七:“渐渐清溪沚,其下多鸳鳧。”
山石高峻貌。渐,通“ 巉 ”。《诗·小雅·渐渐之石》:“渐渐之石,维其高矣。” 毛 传:“渐渐,山石高峻。” 孔颖达 疏:“以渐渐文连之石为山石之状,又以维其高矣,故知为高峻貌。”
渐渐是一个汉语副词,主要表示行为、状态或程度随时间推移而缓慢、持续地变化,强调渐进性过程。其核心含义与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指事物逐步发展或变化,带有“缓慢”“逐渐”“循序渐进”的意味。常用于描述自然现象、生理状态或抽象概念的渐变过程。
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 他的身体渐渐康复 | 矛盾渐渐化解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647页。
修饰动词/形容词
作状语,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变化速率平缓且持续。
例:雨水渐渐停了 | 温度渐渐升高
来源: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91页。
表程度/范围渐变
强调从某一状态向另一状态的过渡,隐含时间维度。
例:人群渐渐散去 | 他对新环境渐渐熟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商务印书馆,1996年。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1年,“渐”字条。
“渐渐”由单音词“渐”重叠构成,先秦已见用例,如《诗经·小雅·渐渐之石》:“渐渐之石,维其高矣”,此处“渐渐”通“巉巉”,表山石高峻貌;后引申出“渐进”义。
来源:王力《古代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759页。
与“逐渐”“逐步”相比:
来源: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85页。
“渐渐”是一个表示“逐步变化”的副词,强调缓慢、持续且不易察觉的过程。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描述事物随时间推移发生细微变化,如“天气渐渐转凉”指温度缓慢降低,而非突然降温。
语法特征
近义词辨析
使用场景
文学表现力
在诗歌散文中常营造时光流逝的意境,如朱自清《背影》中“他的背影渐渐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提示:该词不宜描述突发性变化(如“爆炸声渐渐响起”不自然),建议用“突然”“猛地”等词替代。
鮁鮁白璧三献白日飞升白妆刨光标牌苍冥成遂乘运赤符传梆村伍悼怵大西米断舌耳消耳息飞盏否闭伏词蚨虶鬼怕恶人害马花托徽班回热魂蝶嘉致借办荆宝稉稌酒窝积言捐骸倦世帘视壁听嶚嶕列土分茅龙额侯毛烘烘慕贤昵嬖啌啌切议寝荐僧院深薄绳文神虵舍生存义饰馔疏逖铁板铁钱蛇听其自便桅木五老峰误期险僥小气谢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