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无国君主政或贤臣辅政之国。《南齐书·天文志上》:“占曰:国去其君,有空国徙王。”《新五代史·唐六臣传论》:“一君子存,羣小人虽众,必有所忌,而有所不敢为;惟空国而无君子,然后小人得肆志於无所不为。”
(2).举国。《新五代史·四夷传附录一》:“ 阿保机 跃然曰:‘ 张文礼 有金玉百万,留待皇后,可共取之。’於是空国入寇。”
“空国”是古汉语复合词,包含两个主要义项:
一、指国家处于无主状态。《汉语大词典》释为“谓无国君”,如《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之俗……至冒顿而匈奴最彊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至汉兴,匈奴空国入寇。”此处“空国”指匈奴趁汉朝初立、国力未稳之际大举进犯。
二、指举国上下全体行动。《古代汉语词典》标注其引申义为“全国民众或全体官员”,如《汉书·王莽传》载:“莽乃空国里甲士四十二万人,号百万。”描述王莽为展示军力而调动全国兵力。宋代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亦有“空国而听,庶几有获”的用法,指集中全国资源实施某项政策。
该词属于文言词汇,现代汉语已不常用,但在历史文献解读中仍具研究价值。构词法采用“空(尽、全)+国”的偏正结构,与“空巷”“空城”等词具有相同语法特征。
“空国”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以上解释综合了历史文献和权威词典的释义,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南齐书》《新五代史》等原始文献。
表疏别啓兵警彩绸菜邑餐啖草根单疏大西米丢魂丧胆顿口拙腮二情反虏璠瑜封山风雨灯负荷俘隶伏弢工作者官府禬礼黑藻画采烜洲会蕞焦坼倦听谲而不正崛强君子一言,快马一鞭科学窠擪烈光零栗临危不挠丽瞩龙蛰蠖屈路车罗袂甿歌尨眉模搨某甲南北套爬虫贫旅七巧板起事驱扇沙鸽山窝舌锋松床台鼎桃色退伍军人飨祚嚣张饩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