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藜唅糗的意思、羹藜唅糗的详细解释
羹藜唅糗的解释
泛指饮食粗劣。《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羹藜唅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 李周翰 注:“藜,野菜;唅,食也。”亦作“ 羹藜含糗 ”。 隋 王通 《中说·王道》:“ 越公 以《食经》遗子,子不受,曰:‘羹藜含糗,无所用也。’”
词语分解
- 羹藜的解释 煮野菜羹。泛指饮食粗劣。 唐 李颀 《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诗:“羹藜被褐环堵中,岁晚将貽故人耻。”
- 糗的解释 糗 ǔ 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 饭或面食粘连成块状或糊状。 笔画数:; 部首:米;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羹藜唅糗”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ēng lí hán qiǔ,用于形容饮食粗劣的清贫生活,多与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相关联。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其内涵:
1.词源与字义解析
- 羹:原指用肉类或菜蔬煮成的浓汤,此处引申为简单的流质食物。
- 藜:指藜科植物,嫩叶可食,古代贫民常以此为野菜充饥。
- 唅:同“含”,意为食用。
- 糗:指炒熟的米、麦等干粮,泛指粗劣的干粮。
四字连用,通过列举粗简食物,强调生活条件艰苦却甘之如饴的状态。
2.文化内涵与用法
该成语出自《汉书·叙传上》,原文为“羹藜唅糗之子,岂能爱其尺布斗粟”,后多用于褒扬安于清贫、不慕荣利的高洁品格。例如:“士人若守得住羹藜唅糗的日子,方显心志之坚。”
3.近义与反义词汇
- 近义词:箪食瓢饮(《论语》)、粗茶淡饭、褐衣蔬食。
- 反义词:锦衣玉食、炊金馔玉、钟鸣鼎食。
4.历史语境中的演变
早期文献中,“羹藜”与“唅糗”多分用,如《庄子·让王》以“藜羹不糁”描述贫寒生活。至汉代逐渐合为固定搭配,成为士人阶层标榜德行的重要意象。
网络扩展解释
“羹藜唅糗”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泛指饮食粗劣,形容生活简朴或条件艰苦。其中,“羹”指汤水,“藜”是野菜,“唅”意为食用,“糗”为干粮,四字组合强调食物简单粗糙。
2.字词解析
- 羹:古代指用肉类或蔬菜煮成的浓汤,此处代指简单汤食。
- 藜:一种野生植物,嫩叶可食,属粗劣食材。
- 唅(hán):同“含”,指咀嚼或食用。
- 糗(qiǔ):炒熟的米麦粉,即干粮,便于携带但口感差。
3.出处与例句
- 典故来源:出自《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羹藜唅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意为吃粗劣食物的人,无法理解祭祀用的丰盛美味。
- 历史用例:隋代王通《中说·王道》记载:“越公以《食经》遗子,子不受,曰:‘羹藜含糗,无所用也。’”体现对粗茶淡饭的坦然态度。
4.用法特点
-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可作宾语或定语,多含贬义,用于描述生活贫困或条件简陋。
- 近义词:羹藜含糗(同义替换)。
- 反义词:山珍海味、锦衣玉食。
5.延伸理解
该成语通过具体食物反映古代底层生活状态,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对比贫富差异或表达安贫乐道的情怀。
别人正在浏览...
北固别眼词级赐馔大达担缠敦辟耳粪阸陿帆风分福俸给凤尾罗负利率涪翁还政护讳慧利绛符简寡检素斤两菌肥隽绝刻厉苛敛客遇空印扣角歌狼牙脩乐善好施鹂鹠岭巆笼裙命名名人漠然置之虐戏攀配疋娄破门清话亲桑丧身失节三壬缫丝机煞落商彝夏鼎史侯事与心违双关语搠笔巡街朔鼓孙少奶奶素影淘澄飞跌头面礼足窝赃降魔心服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