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的意思、负利率的详细解释
负利率的解释
低于同期************幅度的利率。
词语分解
- 负的解释 负 (負) ù 驮,背(坕 ):负米。负疚。负重。如释重负。负荆请罪。 担任:担负。负责。负累(噄 )。负罪。负荷。忍辱负重。身负重任。 仗恃,依靠:负隅顽抗。自负(自以为了不起)。 遭受:负伤。负屈
- 利率的解释 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详细解释亦称“ 利息率 ”。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的比率。有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又称年息率、月息率和日息率。利率通常以几厘几毫表示。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月利率按本金的千
网络扩展解释
负利率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存款利率低于同期通货膨胀率或直接为负值的现象,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核心定义
-
实际负利率
指银行名义利率低于物价指数(CPI)涨幅,导致存款购买力缩水。公式为:
$$
实际负利率 = 银行存款利率 - 通货膨胀率
$$
例如:若银行利率为1%,CPI为3%,则实际利率为-2% 。
-
名义负利率
指银行直接对存款收取手续费,利率表现为负值。例如日本央行2016年对商业银行超额存款执行-0.1%的利率,银行需支付费用而非获得利息 。
二、影响与作用
- 刺激经济:央行通过负利率促使商业银行减少存款、增加贷款和企业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
- 资产配置变化:居民可能转向股票、房地产或保险等非存款资产以保值,但也可能催生资产泡沫 。
- 借贷反常: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借100元还99元”的负贷款利率,但此类情况罕见且多为短期政策 。
三、典型案例
- 日本:2016年2月起实施-0.1%的利率,成为全球首个实行名义负利率的主要经济体 。
- 欧元区:2014年欧洲央行首次引入负利率政策,以应对通缩压力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国家的政策背景或经济效应,可参考来源网页中的详细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负利率是指在金融领域中,存款利率低于零的情况。下面将为您介绍负利率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以及它的来源和一些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负利率这个词由负、利、率三个字组成。其中,“负”字的拆分部首是贝,它的笔画数是4;“利”字的拆分部首是刀,它的笔画数是7;“率”字的拆分部首是玄,它的笔画数是9。
来源:负利率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国外。在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为刺激经济和防止通缩,采取了负利率政策,以鼓励银行放贷和鼓励人们消费。
繁体:负利率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都是「负利率」。
古时候汉字写法:负利率这个词属于近代金融术语,因此在古时候并没有单独的古汉字写法。
例句:最近某些国家采取了负利率政策,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债务负担。
组词:负债率、利率下调、利率上涨、超低利率等。
近义词:负收益率、负回报率。
反义词:正利率。
希望以上对负利率这个词的解释和相关信息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