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涪翁的意思、涪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涪翁的解释

(1). 东汉 人,精于医,姓名不传。《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於 涪水 ,因号 涪翁 。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輒应时而效,乃著《针经》《针脉法》传於世。”

(2). 宋 黄庭坚 别号。《爱日斋丛钞》卷二引《复斋漫录》:“ 山谷 謫 涪州 别驾,因自号 涪翁 。” 宋 范成大 《万景楼》诗:“若为唤得 涪翁 起,题作西南第一楼。” 陈三立 《由崝庐寄陈芰潭》诗:“流传文字一赏之,襟期 涪翁 有同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涪翁的汉语词典释义

“涪翁”一词在汉语中有两个主要含义,均源于历史人物别号,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

一、东汉医学家郭玉的尊称

“涪翁”最早指东汉时期著名针灸学家郭玉(生卒年不详)。据《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郭玉师从一位隐居于涪水(今四川涪江)的老者,因其常垂钓于涪水之畔,世人尊称为“涪翁”。郭玉继承其医术,成为汉和帝时期的太医丞,以针灸见长,奠定了“涪翁”在中医史上的地位。后世以“涪翁”代指郭玉或其师,并引申为医术高深者的雅称。

来源:《后汉书·方术列传》《中国医学大辞典》

二、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别号

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1045–1105)晚年被贬涪州(今重庆涪陵),遂自号“涪翁”。其《山谷全书》中多次使用此号,如《答王周彦书》署名“涪翁”。这一别号既反映其流寓经历,亦蕴含超然自适的文人情怀。黄庭坚在此创作《涪翁杂说》等作品,“涪翁”遂成为其文学与书法成就的重要符号。

来源:《宋史·黄庭坚传》《山谷全书》

文化影响

“涪翁”的双重含义分别代表医学与文学领域的标志性人物:

  1. 医学传承:东汉涪翁被奉为巴蜀针灸学派始祖,清代《涪翁针灸学派考》载其“以针术活人甚众”。
  2. 文学象征:黄庭坚以“涪翁”之号彰显气节,其涪陵遗迹(如点易洞)成为后世凭吊之所,明代杨慎《涪陵怀古》有“涪翁词翰耀山川”之赞。

结论

“涪翁”作为专有名词,需结合语境区分指代对象:

网络扩展解释

“涪翁”一词有两种主要含义,分别指向不同历史人物:

一、东汉隐士医家

  1. 身份与事迹
    涪翁是东汉时期隐居于涪水(今四川绵阳涪江)的民间医家,真实姓名及生卒年不详。他常垂钓于涪水,以医术济世,擅长针灸与脉学,曾撰写《针经》《针脉法》等医书,但均已失传。其医术传于弟子程高,再传至郭玉(东汉名医),形成一脉相承的医学流派。

  2. 历史评价
    据《后汉书》记载,涪翁治病不论贫富贵贱,且“应时而效”,医术高超却淡泊名利,后世在巴蜀地区建有祠堂纪念他。


二、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别号

  1. 别号由来
    黄庭坚因被贬为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故自号“涪翁”,以此寄寓仕途坎坷的心境。

  2. 文学影响
    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其别号“涪翁”常见于诗文题跋,例如宋代范成大《万景楼》诗云:“若为唤得涪翁起,题作西南第一楼”。


“涪翁”既可指东汉医术精湛的隐士,也可指宋代文人黄庭坚。两者虽相隔千年,但均以“涪”为名,前者因地域隐居得名,后者因贬谪之地自号,体现了汉语词汇的文化传承与多重意涵。

别人正在浏览...

保人本都贬贱边执惨僻操铅辞受从死递归,递推方心肥壮告匿公益古籀鹤陇后拒恚忌火盆江隈监造节理津津乐道旧俗龛乱侉子魁渠馈食连播量才録用练影辽旷辽落恡爱遴弃龙刍马蹄铁枚举没什么明着木瓜杖峭讦旗满蚺蛇胆认领箬笼扇扉设利识视受赇鼠辈私贿酸衷腾波偷渡酴酒绾手违年乡枌小翼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