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伏莽的意思、伏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伏莽的解释

《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唐 李德裕 《授王元逵平章事制》:“始擒伏莽之戎,遽拔升天之险。” 清 黄宗羲 《阎公神道碑铭》:“伏莽一发,必不可支。” ********* 《上李鸿章书》:“方今伏莽时闻,灾荒频见。”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伏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词源与基本释义

  1. 出处
    源自《周易·同人》卦的爻辞“九三,伏戎于莽”,原指军队埋伏在丛生的草木中(“莽”即草木丛)。
    后引申为潜藏的盗匪或危机,如清代黄宗羲《阎公神道碑铭》中“伏莽一发,必不可支”即用此意。

  2. 引申义

    • 军事埋伏:最初指军队藏匿于草莽中伺机行动。
    • 潜藏的盗匪:如唐代李德裕《授王元逵平章事制》提到“始擒伏莽之戎”,指剿灭隐藏的敌人。
    • 社会隐患: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中“伏莽时闻,灾荒频见”,喻指社会动荡因素。

用法与例句

近义词与关联词

“伏莽”一词从军事术语演变为泛指隐藏的威胁,常见于历史文献中,现代多用于书面语境,需结合具体场景理解其“潜在危险”或“隐蔽敌人”的涵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伏莽》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形容景物高大茂盛或是人才出众。它的部首是“艹”和“木”,总共有16个笔画。作为一个繁体字,它的写法是“伏蠒”。在古时候,它的汉字写法是“伏蒙”。一些例句可以有:“山林之间,浓密的树木伏莽而生。”,“这个人才实在是伏莽中出现的佼佼者。”一些与《伏莽》相关的组词可以有:“蓬莱伏莽”、“山林伏莽”。它的近义词可以是“茂盛”、“繁茂”,反义词可以是“贫瘠”、“荒凉”。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襃表抱火卧薪八字牙梳蝙蝠扇并拢布母惨蹙唱诨逞憾喘噎撮弄打富济贫倒噎气雕弛曡韵黩货乏资肥胖风勃附录刮抉扈解浑花讲舍浃髓沦肤积壑九津军角局足愒息乐物列排麟凤峦山飘簸平平常常品柱朴刀乾皋强征千万意青峯穷陆绕绕入赀三言讹虎伤哀社会存在声钟给赙淑媚遂尔锁鐄庭阶体识脱冠庠门相与一口小跑校棊牺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