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绳索。亦比喻束缚,牵累。 三国 魏 阮籍 《猕猴赋》:“婴徽缠以拘制兮,顾 西山 而长吟。” 唐 骆宾王 《<在狱咏蝉>序》:“僕失路艰虞,遭时徽缠,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宋 王安石 《一日不再饭》诗:“筋骸徽缠束,肺腑鼎鐺煎。”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会狱》:“寃声满狱,鎯鐺夜徽缠。” 王季思 等注:“徽缠是绑囚犯的索,这裡作动词用,意即綑绑。”
“徽缠”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uī chán,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本义
指绳索,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三国魏阮籍《猕猴赋》中“婴徽缠以拘制兮”,唐代骆宾王《在狱咏蝉》序言“遭时徽缠”,均以“徽缠”代指束缚囚犯的绳索。
比喻义
引申为束缚、牵累,形容人或事物被外因限制。如王安石诗句“筋骸徽缠束”,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中“鎯鐺夜徽缠”,均用此意。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 将其归类为成语,解释为“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解决”,例如形容人际关系或矛盾纠葛。但此用法多见于网络释义,传统文献中较少见。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 或阮籍、骆宾王等原典。
《徽缠》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细微入微的相互纠缠,形容关系密切、纠葛不清的样子。
徽(徒字底边)+ 缶(缶字形部)= 徽
徽字共有9画
《徽缠》是由徽(huī)和缠(chán)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徽字指代门钩或门环,缠字指代纠缠、环绕。
繁体字:徽纏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在书写形态上有所不同。
徽字古写:
缠字古写:
1. 他们之间的争执已经徽缠不清。
2. 时间的流逝将我们的思绪紧紧地徽绕。
3. 这两个问题之间存在着很深的徽缠。
徽情缘、纠缠、婆媳纠葛、烦绕
近义词:缠绕、纠结、相互纠缠
反义词:解脱、释放、摆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