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持的意思、所持的详细解释
所持的解释
所要掌握的。 唐 杜甫 《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诗:“干戈未甚息,纪纲正所持。”
词语分解
- 所的解释 所 ǒ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所说的;.某些人所说
- 持的解释 持 í 拿着,握住:持笔。持枪。持牢(把稳)。 遵守不变:坚持。持久。持操(保持节操)。持之以恒。 主张,掌管:主持。持平。持国。持重。持之有故(立论有根据)。 对待,处理:持身(对待自己)。持盈。持
专业解析
“所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以从构词法和实际应用两个层面来理解:
-
字面与核心含义:
- “所”是一个特殊的结构助词,用在及物动词之前,与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短语(“所”字结构),表示该动词所涉及的对象或结果。
- “持”是一个及物动词,本义是“拿着、握住”,引申为“持有、拥有”、“坚持、主张”、“保持、维持”等含义。
- 因此,“所持”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所持有的东西”或“所坚持的主张/观点/态度”。它指代的是由动词“持”这个动作所作用的对象或所产生的结果状态。
-
具体应用与含义:
- 指具体持有的物品: 指手中拿着的、身上携带的或所拥有的具体物件。
- 例如: “检查旅客所持行李。”(指旅客携带的行李) “登记股东所持股份。”(指股东拥有的股份)
- 来源参考: 现代汉语常用词释义,如《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持”的释义包含“拿着;握着”和“抱有(主张、见解等)”。
- 指抽象持有的观点、立场或态度: 指内心坚持的见解、信念、立场或态度。这是更常见的用法。
- 例如: “双方各自阐述所持观点。”(指双方坚持的观点) “他一向所持态度都很谨慎。”(指他坚持的态度) “了解专家们所持立场。”(指专家们坚持的立场)
- 来源参考: 汉语语法研究普遍指出“所”字结构的名词化功能,如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对“所”的用法说明。古籍中亦有体现,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持所持之璧”虽非直接连用,但体现了“所持”指代具体物品的早期用法雏形。
“所持”作为一个名词性短语,其详细意思是指(某人)所持有、拥有或坚持的具体物品或抽象的观点、主张、立场、态度等。其具体含义需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是指实物还是抽象概念。它体现了汉语“所”字结构将动作对象或结果名词化的典型特征。
补充说明:
- 在表达抽象观点时,“所持”常与“观点”、“立场”、“态度”、“见解”、“主张”等词搭配使用,如“所持观点”、“所持立场”。
- 它与“主张”含义相近,但“主张”更强调主动提出和坚持,“所持”则更侧重于描述其拥有或坚持的状态本身。
- 理解“所持”的关键在于掌握“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的语法规则。类似的词还有“所见”(所看到的)、“所闻”(所听到的)、“所想”(所思考的)等。
网络扩展解释
“所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
核心释义
“所持”原指“所要掌握的”,强调对事物或规则的把控。例如唐代杜甫《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中“纪纲正所持”一句,意为国家法度是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
-
现代扩展
现代用法中,可引申为“持有、拥有”具体物品或抽象特质(如态度、观点)。例如“所持金”表示随身携带的金钱,“所持的观点”指个人主张。
二、用法与示例
-
古典文献引用
杜甫诗句“干戈未甚息,纪纲正所持”是典型用例,体现对国家治理规则的重视。
-
现代语境
- 物品持有:如“大金を所持する”(日语中表示携带巨款)。
- 抽象概念:如“所持的态度需谨慎”。
三、相关词汇
- 近义词:持有、掌握、具备
- 反义词:放弃、丢失、缺乏
四、日语中的特殊用法
在日语中,“所持”读作“しょじ”(shoji),特指“随身携带物品”,如“所持品”(携带物品)或“銃器を不法に所持する”(非法持有枪支)。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典用例或日语扩展用法,可参考沪江词典或新东方日语词典的详细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桉籍别字碧潭潭不龚补天手超然成仁取义崇厚眈盼悼念调身定虐抵虚鬌紒逢莱佛桑广譬曲谕国际劳动节酼鸡荷花诲接回廊驾鹅奸为吉词洁藏靖嘉金粟笺进贤屏恶开国砍削恳款蜡煤类祭騄耳马鞍式摸挲巧丸靘好弃瑕录用散寒缮甲善学善哉行善字烧刀甥妷水犀甲四路私徇泰容坦克讨羹饭脱走委黍文旌纤道啸俦邂逅相遇写实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