殚匮的意思、殚匮的详细解释
殚匮的解释
空乏;竭尽。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元年七月》:“今日之弊,在於舟不习战,将不用命,财用殫匱,民食艰鲜。” 元 姚燧 《中书左丞李忠宣公行状》:“殫匱民力者,中外所厌。”
词语分解
- 殚的解释 殚 (殫) ā 竭尽:殚心。殚力。殚竭。殚精竭虑。殚见洽闻(指见闻广博)。 笔画数:; 部首:歹; 笔顺编号:
- 匮的解释 匮 (匱) ì 缺乏:匮乏。匮竭。匮缺。 匮 (匱) ì 古同“柜”。 笔画数:; 部首:匚;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殚匮”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其含义清晰且富有表现力。以下是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进行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殚匮”指完全耗尽、极度匮乏的状态。它强调的不是一般的缺少,而是达到了枯竭、用尽、一点不剩的程度。常用来形容财力、物资、精力等被彻底消耗完毕。例如:
“连年征战,国库殚匮。” (形容国家财政完全耗尽)
“为完成此项目,他已心力殚匮。” (形容精力完全耗尽)
二、结构分析
- 殚 (dān):本义为尽、竭尽。《说文解字》:“殚,极尽也。” 例如“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 匮 (kuì):本义为缺乏、不足。《说文解字》:“匮,乏也。” 例如“匮乏”(缺乏、贫乏)。
- 组合义:“殚”与“匮”为同义复合词,两者都含有“尽、缺乏”之意,组合后起到强调作用,表示“完全用尽、极度缺乏”。
三、出处与典籍例证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可见,多用于描述国家财力枯竭或资源耗尽:
- 《三国志》 裴松之注引《魏略》:“殚匮中国,以事边陲。” (指耗尽中原的财力去应付边疆事务)
- 《旧唐书》 等史书亦常见用于描述国库空虚、军需匮乏的状态。
四、现代用法与辨析
- 现代使用频率: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殚匮”的使用频率远低于其近义词“匮乏”或“枯竭”。它带有较强的文言色彩和书面语体风格。
- 与近义词的区别:
- 匮乏:泛指缺乏、不足,程度可轻可重。
- 枯竭:强调像水源一样干涸,完全断绝,多用于资源、精力、创造力等。
- 殚匮:更侧重于强调“竭尽所有”的过程或结果,达到彻底空虚的状态,常与财力、物力耗尽相关,文言色彩最浓。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对“殚”和“匮”的单字释义及“殚匮”作为复合词的解释提供了最详尽的古汉语依据和书证。
- 《辞源》 (商务印书馆):作为专门探求汉语词汇源流的工具书,对“殚匮”的构词理据和历史用例有清晰梳理。
-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收录该词并释义,提供典型文言例句。
- 《汉语大字典》 (四川辞书出版社、崇文书局):对“殚”、“匮”二字的形、音、义及演变有详尽解析,是理解复合词的基础。
网络扩展解释
“殚匮”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ān kuì,由“殚”和“匮”两个单字组成,含义如下:
1.基本释义
- 殚:意为“尽、竭尽”,如“殚精竭虑”。
- 匮:意为“缺乏、匮乏”(此处读作kuì,同“匮乏”的“匮”)。
- 组合义:指资源、财力或力量等完全耗尽,达到空乏、枯竭的状态。例如“财用殚匮”表示财政用尽,“殚匮民力”指耗尽百姓的人力物力。
2.历史文献用例
- 宋代《建炎以来繫年要录》提到“财用殚匮,民食艰鲜”,形容当时经济困顿。
- 元代姚燧在公文中批评“殚匮民力”,指过度消耗民众力量。
3.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用于书面或历史语境,强调资源、精力等彻底耗尽的状态,如“企业因扩张殚匮而破产”。
4.与近义词的差异
- 匮乏:仅表示不足、缺乏,程度较轻(如“资源匮乏”)。
- 殚匮:程度更重,强调完全枯竭(如“财力殚匮”)。
5.常见搭配
如需更多例句或详细文献来源,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拂比冲播罗丝藏识常年城北徐公伧攘敕赐电驰递战阨急房宿方正不阿犯迕浮想联翩感唏耿结谷陵黑犀鸿藻画虎类犬回漩货产嘉答将护徼乱浇靡机势机思九垠蹶跌老面两个肩膀扛张嘴怜见礼道利福庙祧魔魍佞色呕呴蟠桃饭迫令蒲萐妻帑踆踆踠踠容妆塞白膳服圣主垂衣首绖双杠綀子伪涂逶迆物帛香迳相机行事晓韵效职霞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