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保国寺的意思、保国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保国寺的解释

在 浙江 宁波市 洪塘 北面的 灵山 山岙。建筑依山而起,隐现于层峦迭嶂之间。寺内大雄宝殿建于 北宋 大中祥符 六年,虽经历代重修,未失 宋 时原貌,为江南罕见的木构建筑遗物。 保国寺 四周涧流环绕,满山松竹参差掩映,风景秀丽,是江南名胜之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保国寺是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的一座千年古刹,其名称在汉语词典中可解析为:

  1. 基础释义

    “保国寺”由“保国”与“寺”组成:“保国”意为“护佑国家安宁”,体现佛教护国利民的宗旨;“寺”即佛教寺院。全名寓意“护国安邦之佛寺”。该寺始建于东汉,现存主体建筑为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重建的大雄宝殿,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以“无梁殿”(无可见梁架)和精湛榫卯工艺闻名。

  2. 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国寺是研究宋代《营造法式》建筑规范的实物范例。其大殿采用“瓜棱柱”“藻井穹顶”等独特设计,展现了北宋官式建筑的科技与艺术成就,被誉为“中国南方木构建筑活化石”。寺内还保存有唐代经幢、清代钟鼓楼等历代遗迹,见证了中国佛教建筑史的演变。

  3. 权威文献与学术引用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卷》记载,保国寺大殿的“斗拱结构”和“防虫防腐技术”(如黄桧木使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编著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亦将其列为北宋木构典范,强调其“材分制度”对后世建筑形制的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

  1. 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官网(www.baoguosi.com
  2. 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3.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建筑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4. 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宋辽金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保国寺是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灵山山麓的千年古刹,具有丰富的历史和建筑价值。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保国寺坐落于宁波市洪塘镇北部的灵山山岙中,四周涧流环绕,松竹掩映,风景秀丽,是江南著名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结合的名胜。

二、历史沿革

  1. 东汉起源:相传东汉光武帝时期,骠骑将军张意及其子张齐芳因爱此地山水而隐居,后舍宅为寺,初名“灵山寺”。
  2. 唐代重建:唐会昌五年(845年)因灭佛运动被毁,广明元年(880年)重建,唐僖宗赐名“保国寺”以护卫皇权,寺名沿用至今。
  3. 宋代鼎盛: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重建大雄宝殿,南宋绍兴年间扩建法堂、开凿净土池,形成现存主体建筑群。

三、建筑特色与文化价值

  1. 无梁殿:大雄宝殿为江南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采用宋代厅堂式结构,平面呈长方形,以“无梁殿”著称,具有“虫不蛀、梁无尘”的奇特现象。
  2. 多朝遗存:寺内保留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堪称中国古建筑的“活史书”。
  3. 文物保护: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四、其他释义

在部分语境中,“保国寺”也象征为国家安定繁荣而努力的场所,源于其历史与佛教祈福传统,但此用法较为少见,通常仍指实际寺庙。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历史记载与建筑研究,更多细节可参考相关文物保护档案或实地考察。

别人正在浏览...

白云苍狗搬弄是非备设贬剥不使操之过激痴爱赤眚寸口错安头酢歰倒头饭大寿叠梁递战独鹄泛槎朏晨悱愤丰祀浮涉肤札诰辞钩深索隐郭郎海啸山崩潢洿货産戛磨狡狠诘鞫集束口中虱夔契疗救六慎笼东龙书陆海潘江芒寒色正毛席迷溜没乱明通榜平夜峭壑钦遵求救晌睡烧云释軷试政收齿探捕通呈猥众武化下纲想前顾后仙驭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