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书体。相传 伏羲氏 时,有龙负图出 河 。因以龙纪事,创立文字,称龙书。 唐 韦续 《墨薮·五十六种书》:“ 太昊 庖牺氏 获景龙之瑞,始作龙书。”
(2).指道教符箓。 唐 陆龟蒙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诗:“将排凤节分阶易,欲校龙书下笔难。”
(3).古时 西域 书体之一。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 西域 书有驴脣书、莲叶书……龙书、鸟音书等,有六十四种。”
“龙书”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伏羲氏创字传说
相传伏羲氏时期,有龙背负图纹从河中显现,因此以“龙”为纪事符号,创立了最早的象形文字,称为“龙书”。这种书体被视为中国文字的雏形之一,唐代文献《墨薮·五十六种书》中也有相关记载。
西域书体
古时西域地区曾使用一种特殊书写形式,也被称为“龙书”,但具体形态已不可考。
在道教典籍中,“龙书”指代符箓或神秘符文,常用于宗教仪式。唐代诗人陆龟蒙的诗句“欲校龙书下笔难”即暗喻道教符箓的玄奥。
指代经典著作
引申为内容深刻、思想丰富的书籍,如“龙书一词形象地比喻那些具有极高价值的书籍”()。
计算机领域经典教材
特指编译原理领域的权威著作《Compilers: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Tools》,因其封面绘有骑士与象征“复杂编译器设计”的恐龙图案,被昵称为“龙书”()。
“龙书”也可用于姓名,寓意父母期望子女勤学成才。例如四川省三台县人龙书,毕业于青海大学()。
“龙书”涵盖历史、宗教、文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搜狗百科等权威来源。
《龙书》一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其中“龙”是指传说中的神秘生物,象征着力量和智慧;而“书”则代表着书籍、文化和知识。
“龙书”的拆分部首是“龙”字的“龙”,而笔画数为14画。
《龙书》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由于中国文化中对龙的特殊崇拜和重视,将“龙”与“书”结合形成了这个词。同时,《龙书》也有繁体字“龍書”的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最早的字形是象征龙形状(即原始甲骨文),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现代汉字形态。
1. 他阅读了很多古代典籍,其中《龙书》是他最喜欢的一本。
2. 这个图书馆收藏了许多珍贵的《龙书》,吸引了许多学者前来研究。
龙珠、龙门、龙凤胎、龙争虎斗、龙潭虎穴
蛟书、龙卷风、龙腾虎跃
鸟书、鸡毛蒜皮、鱼目混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