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诰辞的意思、诰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诰辞的解释

即诰词。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关于周代社会的商讨》:“《酒诰》是封 康叔 时, 周公 的诰辞,说话对象也不是农民。”参见“ 誥词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诰辞(gào cí)是古代中国君主或朝廷颁布的正式文告,主要用于封赠官员、册封爵位、训诫臣民或宣告重大政令,具有法律效力和礼仪规范性。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定义与功能

诰辞属诏令类公文,特指帝王以上对下的书面训诫或封赏。《汉语大词典》界定为:“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其功能包括:

  1. 册封授职:如任命官员、赐封爵位(例:明代“诰命夫人”的封赠文书);
  2. 宣示政令:颁布国家典章制度或重大决策;
  3. 训诫教化:劝勉臣民恪守礼法,如《尚书》中的《康诰》《酒诰》。

二、文体特征

  1. 格式严谨:

    首称“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末附颁诰日期及用印,体现皇权天命观(《古代公文文体研究》。

  2. 语言庄重:

    多用四六骈体,措辞典奥,如“尔其钦哉”“勿替朕命”等固定句式。

  3. 载体等级:

    按受封者品级区分材质(如清代五品以上用“诰命”,绢帛织造;六品以下称“敕命”,纸质书写)。


三、历史演变


四、文化意涵

诰辞是皇权礼法制度的缩影,反映古代“天命—皇权—官僚”的统治结构。其内容常援引儒家经典(如《周礼》),强调“忠孝节义”的伦理价值观,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示例文献

《尚书·康诰》:“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

释义:周公告诫卫康叔勤政慎刑,体现诰辞的训诫功能。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诰辞”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方文书形式,主要用于帝王或统治者向臣民发布训诫、任命或封赠的正式文告。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定义与用途 诰辞(拼音:gào cí)又称“诰词”,是帝王颁布的正式文书,内容包含训诫、任命官员、封赠爵位等,具有权威性和政治指导意义。例如《尚书》中的《酒诰》是周公对康叔的封赠训诫,用于规范诸侯国的治理。

2. 历史演变与文体特点

3. 实例与影响

诰辞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载体,兼具训诫、任命和思想传播功能,其语言风格和历史价值对研究古代政治、法律及文学具有深远意义。若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尚书》原文及郭沫若相关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版画报书匾文飙口水别趣濒于毖涌不管不顾不见棺材不下泪采兰苍鹰餐霞漱瀣长寿车缸成功率弛夜打肚皮官司倒验达天电闪雷鸣顶上巢兜玄国朵儿别告个幺二三攻剖寒号虫核物呵责奬杯剿擒假使津埭谲狯咔唑客民豤祈快硬水泥鵾化揽承老实圪蛋拢撚旅币名理扑天洽比戗茬,戗茬儿戕身伐命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乾首齐割清涎日种上冻深奥蛇祖疏忌瞬然透热疗法豚酒畏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