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粉团的意思、粉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粉团的解释

食品名。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犹今之麻团。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射团》:“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元宵节 前门 灯市, 琉璃厂 灯市, 正阳门 摸钉, 五龙亭 看灯火,唱秧歌,跳鲍老,买粉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粉团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释义:


一、植物名称

指绣球荚蒾(学名:Viburnum plicatum),一种忍冬科荚蒾属的落叶灌木。其花朵簇生成球状,形似粉团,故得名。常见于中国华东、华中地区,花期4-5月,花色初为青白,渐转粉红,观赏性极强。

来源:


二、传统食品

  1. 糯米粉制点心

    用糯米粉包裹豆沙、芝麻等馅料搓成的球形糕点,蒸制或煮后食用,口感软糯香甜。江南地区称“汤团”或“圆子”,北方部分地域称“粉团”。

    来源:

    • 清代《调鼎集》:“粉团,用糯粉裹馅,搓圆如核桃大。”
    • 《中国烹饪文化大典》
  2. 代指“元宵”

    古时部分地区将元宵节食用的汤圆称为“粉团”,如《清嘉录》载:“上元,市人簸米粉为丸,曰‘粉团’。”


三、文化意象

来源: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第72卷,科学出版社。

: 见中国科学院植物科学数据中心官网(www.plantplus.cn)。

: 清代童岳荐《调鼎集·点心部》。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中国烹饪文化大典》,2013年版。

: 清代顾禄《清嘉录·卷一》。

: 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 王娟《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粉团”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根据语境区分:

一、成语释义()

指人或事物紧密团结的状态,比喻群体凝聚如粉末般细小却紧密结合。常用于形容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食品名称()

一种传统油炸糯米点心:

  1. 原料:糯米粉制成团,外裹芝麻。
  2. 历史:唐代已有记载,端午节宫廷将其与粽子同列为节令食品(五代《开元天宝遗事》)。
  3. 别称:类似现代麻团,清代文献中常与元宵节活动关联。

三、植物名称()

学名雪球荚蒾(Viburnum plicatum):

四、其他补充

如需更专业释义,可查阅《中国植物志》或古代饮食文化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半半天保险费北郭十友边面秉轴碧荧荧残敝大韶蹲跠二王后方慎風翔符劾附媚高言光心汗牛充栋侯卫怀心魂消魄夺交合借留菁翠兢惕讥诎空礮凌翥闾丘忙活马赛克南学内差脓包蟠虫炮车披磔破墨潜堤钎栅清秋穷日落月羣玉山屈柔三百钱设戏施济石劫使者手集疏达水冶顺倾转圆四益王臣文诌诌沃壄详夺吸哈西溜细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