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彻底。 宋 范仲淹 《奏重定职田顷亩》:“其本官职田上,见收子利,尽底纳官。”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申请》:“自 嘉祐 八年四月至 治平 四年正月已前,应有臣僚进献文字,曾送史馆,或留在中书,剗刷名件,及下吏馆,尽底检寻,降付本院。” 明 徐野君 《春波影》:“专要把这贱人平日做的诗词歌赋,怕有嘲訕我的所在,尽底拿来与我看。”
“尽底”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含义和用法如下:
拼音:jìn dǐ
结构:由副词“尽”(表完全)和名词“底”(表尽头)组成,组合后表示彻底、毫无保留的状态。
核心含义
全部;彻底
历史文献中的高频用法
现代使用
该词属古汉语词汇,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但在书面语或仿古语境中可表达“彻底揭露”或“完全展示”的意味。例如:“公司将腐败问题尽底公开,以表整改决心。”
关联知识
“尽”在单独使用时,读作jǐn可表示“尽量”(如“尽快”),读jìn则强调“竭尽”(如“尽力”)。
《尽底》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最深的底部,也表示最后的尽头。
《尽底》这个词由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尸”,右边的部首是“至”。它共有9个笔画。
《尽底》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古老,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发展。汉字的繁体字形就是“盡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尽底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古代的写法将“至”的右边加上两撇,且上边的一横比下面的长。
1. 他在这个行业工作多年,摸索出了赚钱的“尽底”。
2. 这本书的结局已经到了“尽底”,让人觉得非常震撼。
组词:尽心尽力、尽快、尽善尽美
近义词:底部、尽头、末端
反义词:顶端、起点、开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