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风土性植物的意思、风土性植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风土性植物的解释

多分布在一个区域或一个地方的植物。也叫地方性植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风土性植物的定义与内涵

风土性植物(或称“风土植物”)指在特定地理区域长期自然演化,高度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并形成稳定生态分布的植物种类。其核心特征包括:

  1. 地域适应性:经自然选择形成对当地光照、温度、降水、土壤成分等因子的独特适应性,如干旱区的肉质植物、盐碱地的耐盐植物等。
  2. 自然分布局限性:通常仅在原生境或相似生态区存活繁衍,迁移至差异显著的环境时难以存活或丧失竞争力。
  3. 生态不可替代性:在维持本地生态系统平衡(如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支撑)中扮演关键角色。

学术界定与参考依据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风土"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土地、山川、气候、物产等)和风俗习惯的总和"。"风土性植物"延伸此概念,强调植物与自然环境的绑定关系。《中国植物志》进一步界定其为"在特定生境中自然演化形成,未受人为引种干预的本地物种"。

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生态价值与应用

风土性植物是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核心载体。例如,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植物(如垫状点地梅)对冻土保护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在生态修复中,优先选用风土性植物可显著提升成活率与群落稳定性。

权威文献参考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科学出版社, 2004.
  3. 吴征镒等. 《中国植被》. 科学出版社, 1980.
  4. 张新时. 《中国生态系统》.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网络扩展解释

“风土性植物”指主要分布在特定区域或地方的植物,通常具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
    这类植物通常仅存在于某一地理范围(如某个地区、岛屿或山脉),无法自然扩散到更广区域,因此也被称为“地方性植物”。

  2. 特点

    • 分布范围狭窄,可能因气候、土壤或地理隔离而形成独特适应性。
    • 与“广布性植物”相对,后者能在多种环境中生存。
  3. 同义词
    该词与“地方性植物”完全同义,两者可互换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

操之过切陈粮冲管瞅空儿赐札啖啮导行费二郎神废语凤音分心劳神抚导釜中生尘归成古文经学海埏盍簪后齿黄金环素讳疾获得性免疫获薪脚腕解池结盟精舍经子积歉旧来刻丝蜡刻老尽菱丝明人不做暗事鸣鸦迫切戕祸乾涩牵位秦祸奇勋戎昭三素望色采山湫删拾石主狩猎衫松浆条议体律王八羔子嵬琐无强膴膴效款息版携散席函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