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赐札的意思、赐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赐札的解释

(1).国君给臣下书函。 宋 洪适 《贺皇帝庆皇太后八十表》:“臣远守小邦,侧闻盛礼,迴鑾纪事,微踪常録于汗青;赐札锡民,异渥获推于戴白。”《宋史·岳飞传》:“时 飞 方苦寒嗽,力疾而行……帝得奏大喜,赐札曰:‘卿苦寒疾,乃为朕行,国尔忘身,谁如卿者?’”

(2).对别人来信的敬词。 清 顾炎武 《覆陈霭公书》:“ 山史 西来,得接赐札。”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赐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ì zhá,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历史文献中有详细记载。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1. 国君给臣下的书函
    指古代君主或皇帝亲自撰写或口授,通过官员转交给臣子的正式文书。这类文书通常用于传达封赏、任命或重要指示,具有权威性和礼仪性。例如《宋史·岳飞传》记载,宋高宗曾因岳飞带病出征而赐札表彰,称“国尔忘身,谁如卿者?”。

  2. 对他人来信的敬称
    在清代文人往来中,“赐札”也被用作对他人来信的敬词,表达对对方书信的尊重。如顾炎武在《覆陈霭公书》中写道:“山史西来,得接赐札。”。


延伸与演变


“赐札”一词从最初的君主文书,逐渐演变为兼具实际功能与象征意义的表达。其核心始终围绕“权威授予”和“礼节性尊重”,是古代政治与社交文化的重要体现。如需更完整的古籍用例,可参考《宋史》《顾炎武文集》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赐札》是什么意思

《赐札》(cì zhá)最初来自于古代官方对于重要事务的批文,后来也指代赐予他人的书信或信笺。它是一种正式的文书形式,通常用于上级赐予下级的命令、奖励、任命等事项。

拆分部首和笔画

《赐札》这个词可以拆分为“贝”(bèi)和“木”(mù)两个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11。

来源

《赐札》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韩非子·说林下》一文中,当时用于描述赞美齐宣王的文风得到齐威王的喜爱,赐予文才的赏识。

繁体

《赐札》的繁体形式为「賜札」。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赐札》的写法可能存在一些变化,但大致上与现代写法相似。比如,在楚辞《九章·遣怀》中出现了“鬻贾人月经,赐札琐士职”这样的写法。

例句

1. 宋代文人王骞曾赋诗一首:“一生心事全夜长,情话为赐叶陶梁;帝子未曾托兴济,谁知君意动无方。”

2. 在古代,国君常常会亲自撰写《赐札》,表示对臣下的慰勉和赏识。

组词

赐福、赐教、赐姓、赐号、赐宴、赐予、赐彩

近义词

授信、赏识、颁给、奖赏

反义词

取缔、废止、撤销、取消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