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封籍的意思、封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封籍的解釋

謂将抄查的資財登記入冊。《南史·齊鄱陽王锵傳》:“凡諸王被害,皆以夜遣兵圍宅,或斧砍關排墻,叫噪而入,家財皆見封籍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封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解釋

封籍指将查抄的財産或資財進行登記并記錄在冊的過程。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官方對涉案財物查封後的管理行為。


二、字義解析

  1. 封:此處意為“查封、封閉”,指對財物進行強制管控。
  2. 籍:指登記名冊,即通過書面形式記錄被查封的財物詳情。

三、曆史出處

《南史·齊鄱陽王锵傳》記載:“凡諸王被害,皆以夜遣兵圍宅……家財皆見封籍焉。”此處描述了王族被查抄時,財産被登記入冊的場景。


四、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古代司法或政治事件中,例如官員被抄家、貴族失勢等情況,官方通過“封籍”程式對財物進行清點與管控,以确保財産歸屬明晰。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司法制度或相關詞彙,可參考《南史》等史書原文或權威曆史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封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禁止出版和閱讀。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封字的部首是寸,總共有9個筆畫。 - 籍字的部首是禾,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封籍》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文獻中,用來形容對書籍的封鎖和禁止。它可以是政府或領導機構對某些書籍、文獻或信息進行限制,不讓其流傳或公開閱讀。 繁體: 《封籍》這個詞的繁體字沿用了簡體字的寫法,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封和籍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政府對某些敏感材料進行了封籍,導緻這些資料無法公開閱讀。 組詞: 封堵、籍貫 近義詞: 查禁、禁止 反義詞: 公開、釋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