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头去尾的意思、掐头去尾的详细解释
掐头去尾的解释
[break off both ends] 原义是指除去无用的部分,留下有用的部分。现在则比喻并不实事求是,只按自己的需要决定取舍
他的记忆是血汗与苦痛砌成的,不能随便说着玩,一说起来也不愿掐头去尾。——老舍《骆驼祥子》
详细解释
除去前后两部分。 蒋子龙 《拜年》:“一个月赶上俩节日,掐头去尾,一个月连半个月的活也干不了!”多比喻略去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老舍 《骆驼祥子》二二:“他的记忆是血汗与苦痛砌成的,不能随便说着玩,一说起来也不愿掐头去尾。” 方之 《内奸》:“事隔二十几年,不知是谁又把老话翻了出来,掐头去尾,添枝加叶,他便成了一个被走资派包庇的漏划富农。”
词语分解
- 掐的解释 掐 ā 用指甲按或截断:掐算。掐花。掐尖儿。 割断,截去:掐头去尾。 用手的虎口及手指紧紧握住:一把掐住。 量词,一只手或两只手指尖相对握着的数量:一掐儿松枝。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尾的解释 尾 ě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鳍。鸟尾。 末端:排尾。船尾。尾声。尾骨。尾灯。尾数。尾音。结尾。扫尾。虎头蛇尾。 在后面跟:尾随。尾追。 量词,指鱼:三尾鱼。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头
专业解析
"掐头去尾"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以从字面和引申两个层面来理解:
-
字面本义:
- 掐头:指去掉事物最前端的部分。
- 去尾:指去掉事物最后端的部分。
- 整体:形象地描述将某事物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去除掉的行为。
-
引申义与常用义:
- 这个成语最核心的引申义是指去除事物中多余或不重要的部分,只保留中间主要的、核心的或精华的内容。它强调在处理信息、材料、过程或叙述时,进行必要的精简和提炼,聚焦于关键部分。
- 常用于以下情境:
- 叙述事情:讲述事件时省略掉无关紧要的开头和结尾细节,直接切入主题或核心过程。例如:“他掐头去尾地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 处理材料:对原始素材进行编辑、加工,删减掉开头和结尾的冗余信息。例如:“这篇报道需要掐头去尾,保留中间最重要的调查结果。”
- 计算或统计:在计算平均数或处理数据时,有时会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即“头”和“尾”)以避免极端值的影响,取其平均值,这也体现了“掐头去尾”追求核心、稳定部分的思想(虽然这不是该成语最常用的场景,但逻辑相通)。
- 概括与提炼:泛指对复杂事物进行简化,抓住主干。
总结来说,“掐头去尾”的意思是:去掉事物多余或次要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只保留主要的、核心的中间内容。它强调精简、提炼和聚焦关键信息。
引用参考:
- 释义主要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该词典是汉语规范使用的权威工具书,对词语的解释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广泛认可度。
- 成语的用法和引申义分析参考了《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华书局出版。该词典收录成语丰富,释义详尽,注重源流和实际应用,是研究和使用成语的重要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掐头去尾”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qiā tóu qù wěi,其核心含义是去除事物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保留中间主要内容,或剔除无用部分、提取精华。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
字面意义
原指剪裁衣物时去掉多余的头尾部分,现多比喻对内容进行精简,只保留核心部分。例如文学作品删减冗长段落,或影视剪辑中删去次要场景。
-
引申含义
也可表示断章取义,即根据主观需求片面截取内容,忽略整体性。例如引用他人观点时只摘取片段,导致原意失真。
用法与结构
-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或宾语(如“这篇文章需要掐头去尾”)。
- 感情色彩:中性词,既可用于褒义(如提炼精华),也可用于贬义(如断章取义)。
来源与例句
- 出处:现代作家蒋子龙在《拜年》中首次使用该成语,描述因节日过多导致实际工作时间减少的情况。
- 例句
- “玩家的战斗视频大多掐头去尾,难以看到完整过程。”
- “历史资料若被掐头去尾,容易误导后人。”
应用场景
- 创作领域:用于提炼文章、影片的核心内容。
- 日常交流:批评他人断章取义,或建议简化冗余信息。
- 谜语游戏:谜面“只要中间”对应的谜底即为“掐头去尾”。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演变或具体案例,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或文学作品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哀角鞍屉奥絶阿僧祇劫白发红颜拌和扳平冰棍儿驳舛不辩菽麦倡酬朝四暮三传问打甚紧点着彫虫篆刻底贡端甫恶轮犯土风灯封口蜂拥而来閤长广衍官烛滚灯聒帐含英呵脬捧卵化盗货节剪牦簂交讥疾恶如讐继往开来捐位迷丢没邓孽苗妞儿磐互情神秋枯犬不夜吠裙边三皈擅管水至清则无鱼水中捞私童宋玉东墙螳臂当辙屯钝托物引类途穷日暮温韦污卑无难氙灯乡墅闲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