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俸禄。《晋书·山涛传》:“初, 涛 布衣家贫……及居荣贵,贞慎俭约,虽爵同千乘,而无嬪媵。禄赐俸秩,散之亲故。”《北史·崔冏传》:“ 冏 性廉谨,恭俭自修,所得俸秩,必分亲故。” 唐 元稹 《告赠皇考皇妣文》:“迁换因循,遂阶荣位;大有车马,丰有俸秩。”
“俸秩”是古代汉语中与官员待遇相关的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析:
一、基本含义 “俸秩”指官员的俸禄(薪水)和官职级别,合称官员的待遇与地位。其中:
二、结构与历史演变 该词由“俸”“秩”并列组成,源自古代官制:
三、用法特点
四、相关对比 与近义词“俸禄”相比,“俸秩”更强调官职与待遇的结合,而“秩俸”则属倒序形式,意义相同。
例句补充:
如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朝代俸秩制度,可查阅《晋书》《北史》等原始文献。
《俸秩》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官员的工资、待遇及品级等。
该字可以拆分为“人”字旁和“禾”字旁两部分,部首为“人”,总笔画数为11画。
《俸秩》是由“俸”和“秩”两个字组合而成,其中,“俸”意为工资、待遇,“秩”意为品级、等级。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古代的官职制度,用来表示官员的工资待遇。
在繁体字中,俸秩的写法为「俸爾」。
古代汉字写法中,“俸秩”字写作“俸疋”,疋即疒+殳,表示毛笔口张开的势态,用来指示武装、镞箭,也用来指示待遇和禄位。
1. 这位官员因为履职尽责,得到了丰厚的俸秩。
2. 他的俸秩是相当可观的,但也伴随着巨大的责任。
俸禄、俸钱、俸银、俸货、俸执、俸给、俸禄一体
近义词:薪水、薪酬、待遇
反义词:赋税、徭役、勉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