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保护而安定之。《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亦孔之固。” 郑玄 笺:“保,安;尔,女也。女,王也。天之安定女,亦甚坚固。” 孔颖达 疏:“言天之安定汝王位,亦甚坚固矣。”《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至若念陶钧之道,在择宰相而任之,使权造物之柄;念保定之功,在择将帅而任之,使修分閫之寄。”
(2).谓稳固地保有。 晋 陆云 《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皇皇帝祜,诞隆骏命。四祖正家,天禄保定。”
“保定”一词的释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语源追溯
源自《诗经·小雅·天保》中“天保定尔,亦孔之固”,意为“上天保佑你安定稳固”。
后引申为“保护而安定之”“稳固地保有”,常用于表达对地域或政权的守护。
历史年号
北周武帝宇文邕、北宋神宗及大理段正明均曾以“保定”为年号,寓意稳固政权、守护疆域。
地理与战略地位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古称上谷、保州等,是京津冀中心城市之一。其名取“保卫大都(元大都北京),安定天下”之意,历史上为“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
历史沿革
自1669年至1968年,保定长期作为直隶省会和河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之称,军事与交通地位显著。
作为燕赵文化核心区,保定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如直隶总督署)和民俗文化,被誉为“燕赵名城”。其名称承载了古代对地域安定、政权稳固的期许,也反映了其在华北地区的战略重要性。
“保定”既是汉语词汇中“守护安定”的抽象表达,也是具体城市名称,兼具文化象征与地理实体的双重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