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保護而安定之。《詩·小雅·天保》:“天保定爾,亦孔之固。” 鄭玄 箋:“保,安;爾,女也。女,王也。天之安定女,亦甚堅固。” 孔穎達 疏:“言天之安定汝王位,亦甚堅固矣。”《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至若念陶鈞之道,在擇宰相而任之,使權造物之柄;念保定之功,在擇将帥而任之,使修分閫之寄。”
(2).謂穩固地保有。 晉 陸雲 《大将軍宴會被命作詩》:“皇皇帝祜,誕隆駿命。四祖正家,天祿保定。”
保定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包含兩層核心含義,兼具地名與古漢語動詞屬性,以下分項闡釋:
指中國河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于華北平原腹地,京津冀都市圈核心區域。其名稱承載曆史淵源,元代設“保定路”,取“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明清為直隸省首府,素有“京畿重地”之稱。現為河北省重要工業城市與曆史文化名城,擁有直隸總督署、古蓮花池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依據: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明确标注“保定”為地名,屬河北省。
《中國地名大辭典》戴均良主編,2005年:詳述保定曆史沿革與地理地位。
釋義為“保護使安定”,屬文言用法,強調通過維護實現長治久安。此義項可追溯至先秦典籍,如《詩經·小雅·天保》中“天保定爾,亦孔之固”,意為“上天護佑你安定,江山穩固永不移”。現代漢語中該用法已罕見,僅存于仿古語境或固定詞組。
來源依據: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收錄“保定”動詞義,引《詩經》為證。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釋義“保”字條下引申“保定”為“保護安定”。
“保定”在現代漢語中主要作為專有地名使用,其古漢語動詞義雖具文化價值,但已退出日常語言體系。地名釋義需結合曆史背景與行政沿革,動詞釋義則需依托經典文獻佐證,二者共同構成該詞的完整語義譜系。
“保定”一詞的釋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語源追溯
源自《詩經·小雅·天保》中“天保定爾,亦孔之固”,意為“上天保佑你安定穩固”。
後引申為“保護而安定之”“穩固地保有”,常用于表達對地域或政權的守護。
曆史年號
北周武帝宇文邕、北宋神宗及大理段正明均曾以“保定”為年號,寓意穩固政權、守護疆域。
地理與戰略地位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古稱上谷、保州等,是京津冀中心城市之一。其名取“保衛大都(元大都北京),安定天下”之意,曆史上為“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
曆史沿革
自1669年至1968年,保定長期作為直隸省會和河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之稱,軍事與交通地位顯著。
作為燕趙文化核心區,保定擁有豐富的曆史遺迹(如直隸總督署)和民俗文化,被譽為“燕趙名城”。其名稱承載了古代對地域安定、政權穩固的期許,也反映了其在華北地區的戰略重要性。
“保定”既是漢語詞彙中“守護安定”的抽象表達,也是具體城市名稱,兼具文化象征與地理實體的雙重意義。
邊蔽毖甯蔽日遮天不知凡幾殘席稱聲川禽錯邊大好河山墊款跌踣定向二惑放體鳳條分畫賦金腐肉高扃根由過眚懷子徽轸魂飛膽戰箕巢今生科第裡邊淩爍劉郎流向貌堂堂迷花閩北話内文案貧嫠淺浮雕喬山栖迹青蔥清嗓球勢軀骨欋疏身邊聖人霜鴉四子悚慶碎女廷掾同力鳥兔窟土市外簾官彎弧狹隘鄉途縣宇亵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