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丰邑的意思、丰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丰邑的解释

(1).美好富厚的城邑。《后汉书·丁鸿传》:“及封功臣,帝令各言其乐,诸将皆占丰邑美县。”

(2). 周文王 所作邑,以为都。《史记·周本纪》:“﹝ 西伯 ﹞伐 崇侯虎 ,而作 丰邑 ,自 岐下 而徙都 丰 。”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 丰 在 京兆 鄠县 东,有 灵臺 。”

(3). 汉高祖 故乡。《汉书·高帝纪上》:“ 高祖 , 沛 丰邑 中阳里 人也。”

(4).借指 汉高祖 。《艺文类聚》卷四七引 南朝 梁 刘孝绰 《司空安成康王碑铭》:“昔者 重华 文命 ,并胄 高阳 之苗; 丰邑 舂陵 ,俱纂帝 尧 之绪。”

(5).指 新丰 。在 骊山 附近。 唐 武平一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 丰邑 模犹在, 驪宫 迹尚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丰邑”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历史地理和地名双重含义,主要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历史地理含义(核心义项)

指西周时期的都城“丰京”,与镐京并称“丰镐”:

  1. 地理位置

    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沣河西岸,是周文王伐崇侯虎后自岐邑迁都所建。《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载:“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史记·周本纪》亦载:“(文王)伐崇侯虎,而作丰邑”。

  2. 政治地位

    作为西周初期政治中心,与武王所建镐京(沣河东岸)共同构成中国最早的双子都城制,史称“宗周”。东汉班固《西都赋》称“左据函谷,右界褒斜,统以丰镐之险”印证其战略地位。

二、字义构成

  1. “丰”

    本义指草木茂盛(《说文解字》:“丰,艸盛丰丰也”),引申为“富饶”“宏大”。用于地名既描述沣河流域物产丰饶,亦彰显都城规模。

  2. “邑”

    甲骨文象形为人群聚居地,《尔雅·释地》释:“邑,国都也”。特指有城墙的封地中心,如《左传》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

三、现代地名遗存

今江苏省徐州市下辖“丰县”,古称“丰邑”。《汉书·地理志》载“沛郡丰县”为汉高祖刘邦故里,其《大风歌》“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所指即此。该地名沿用西周“丰邑”文化意象,寄托对繁荣昌盛的期许。

四、文化引申

因刘邦起于丰沛,“丰邑”在文学中成为“帝王龙兴之地”的象征。如唐代胡曾《咏史诗·沛宫》云:“汉高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犹恨四方无壮士,还乡悲唱大风歌”,暗合丰邑故地意象。


资料来源:

  1. 《诗经》《史记》历史文献记载
  2. 班固《两都赋》都城地理考释
  3. 历代地理志对丰县沿革的记述
  4. 古典诗词中的历史地名用典

网络扩展解释

“丰邑”是一个具有多重历史和文化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1. 美好富厚的城邑
    该词最早可指代经济繁荣、物产丰饶的城邑。例如《后汉书·丁鸿传》中提到“诸将皆占丰邑美县”,即借“丰邑”形容富庶之地。

  2. 周文王建立的都城
    周文王(西伯)在伐崇侯虎后,于今陕西西安鄠邑区附近建立丰邑,并将都城从岐下迁至此地。《史记·周本纪》记载了这一迁都事件。

  3. 汉高祖刘邦的故乡
    刘邦出生于“沛郡丰邑中阳里”,即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因此“丰邑”也特指汉代开国皇帝的故乡。

  4. 借指汉高祖或汉代
    在文学和历史文献中,“丰邑”有时被用作对汉高祖刘邦的代称,或象征汉朝政权的起源。

  5. 新丰(骊山附近地名)
    指汉代设立的新丰县,位于今陕西临潼骊山北麓,因刘邦为满足父亲思乡之情而仿故乡丰邑所建。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事件或地理考证,可参考《史记》《汉书》等史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本保奬背面迸萤彩翰长立丑比达公鞋大气环流谛绎斗米尺布妒火中烧烦聩诰券垢坌光范合击后辛环抱昏困教无常师镜匳拒抗拘世跨历库帑两榜两得其所廉隅细谨礼节篱陌陵室栗芋马搭子码头麪茶灭种木吏木妖偏执狂乾闼切切嚓嚓骑两头马穷理尽性启证锐角桑榆年山霭升朝官升座申诫沈菀送三随事制宜贪酒土封显剧闲执希诧偕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