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篱边和田头。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篱陌之间,顾眄皆药。众急之病,无不毕备。”
“篱陌”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及文献引用两个层面解释:
基本词义
根据《抱朴子·杂应》的记载,“篱陌”指篱边和田头,即农田周围的篱笆和田间的道路()。例如:“篱陌之间,顾眄皆药”(田间各处皆是药材),描述自然环境中随处可见的药用植物。
引申与争议
部分现代词典(如)提出其比喻“亲密友谊”的用法,但此解释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主流文献。可能为现代语境下的延伸,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古代文学或农事描述,如晋代葛洪的著作中,强调田园环境中事物的普遍性()。现代使用较少,若涉及比喻义需谨慎考证。
总结
“篱陌”核心含义为“田间篱笆与小路”,引申义缺乏广泛依据。建议优先采用古籍及权威词典的解释(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篱陌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篱和陌。篱的拆分部首是⺮(竹)和禾(谷),笔画总共有10画;陌的拆分部首是阝(邑),笔画总共有8画。
篱陌这个词语的来源很早,最早见于《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它原指篱笆和田间小路,用来分隔田地和界定土地范围。
篱陌的繁体写法为籬陌。
在古代,篱陌的写法有时候会稍有不同。例如,《玉篇·釋名》将篱写作犁,将陌写作阜,即犁阜。不过现代已经较少使用这种写法。
1. 四野篱陌,花影斑斓。
2. 田间的篱陌保护着庄稼,也将美丽的田园风景勾勒得更加清晰。
篱墙、篱笆、陌生、陌生人
围墙、围栏、小路、阡陌
开放、无隔离、广阔、道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