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得其所”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liǎng dé qí suǒ,其核心含义是指对双方都有益处,达到各自理想的结果。以下是详细解析:
经典出处
源自宋代刘克庄《与郑邵武书》:“华屋良田与吾之孙,独以一命与吾兄之孙,两得其所矣。”
(意为将财产与爵位分别分配给不同子孙,双方均得所需。)
现代用例
高阳在《慈禧全传》中写道:“赵师爷算无遗策,进退两得其所。”
(描述赵师爷的计策使双方均受益。)
通过这一成语,可体会汉语中“平衡”与“共赢”的哲学思想。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分析,可参考古籍或现代文学作品。
《两得其所》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双方都能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它用来形容一种让双方都获益的局面或交易。
《两得其所》这个成语由几个字组成。第一个字是“两”,它的部首是“米”,共有两画。第二个字是“得”,它的部首是“彳”,共有五画。第三个字是“其”,它的部首是“⺍”,共有八画。最后一个字是“所”,它的部首是“戈”,共有三画。
《两得其所》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论语·子罕》中的一句话:“愿闻子之詣于政也!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富焉;而国家克明明也,虽有其奇,未敢望也。”作为成语,《两得其所》形容的是双方互利共赢的境地。
繁体写法为《兩得其所》。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差异。例如,“两”字的古代写法中,“两”字的第一个字母“两”的两点之间有一笔,这在现代写法中已经省略了。
他们通过合作,最终实现了两得其所。
1. 两全其美:指一个方案或主张既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又能够兼顾到其他方面的利益。
2. 和两利:指一种互利双赢的局面。
3. 两败俱伤:指两方面都受到损失、不得好处。
近义词: 和两利,两全其美
反义词: 一方得利,一方受损
【别人正在浏览】